朱珔
培风阁联 模仿君子懋修,志无怠,功无荒,箴游观所其无逸; 求古人陈迹,经有程,史有课,譬稼穑乃亦有秋。 注释: 培:培养、教育。 风阁:指书房。 懋:勤勉,努力。 修:修养,修炼。 志:意志。 怠:怠慢,懈怠。 荒:荒废。 箴:劝诫。 游观:游览观光。 所:指事物。 其:指人。 无逸:不懈怠。 求:寻找。 古人:古代的人。 陈迹:遗留下来的事物。 经:经典。 程:规范。 课:考核。 譬:比喻。
诗句 1. 石将军教场歌 - 这是一首关于将军在教场中誓师的诗。 2. 将军昔日巡团营,登坛誓众三军惊 - 将军曾经在教场中誓师,士兵们被他的威严所震撼。 3. 戈鋋耀雪甲光动,萧萧万马屯无声 - 战场上的戈矛闪耀着光芒,士兵们静默不动,等待将军的命令。 4. 阉奴致衅招边寇,土木蒙尘竟北狩 - 太监导致了边境的冲突,最终导致土木堡之变,皇帝被迫北迁。 5. 九将分兵列九门,机宜悉本尚书授 -
【注释】 过石龙沟:从石龙沟经过。 侧径缘孤绳:沿着一条狭窄的道路行走,仿佛是攀援着一根孤立的绳子。 山容忽破碎:山峰好像突然裂开了一样。 片石势飞动,层云起其内:一块块石头好像在飞动,层层的云彩也从其中升起。 崭绝两壁立,崔嵬土恒戴:陡峭的悬崖两边耸立,高高的土崖上常年被云雾所环绕。 鬼神守阴崖,终古不敢败:像鬼和神一样守护着阴冷的峡谷,一直不曾有失败的时候。 陂陀:山坡上的小丘。 凹复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石将军教场歌》。 首句“乌台霜简弹未休,失势今忽成累囚。”意为:乌台的霜简还在弹奏,但已弹了多年,如今他失去了权势,成为了一个被囚禁的人。乌台是唐高宗时御史台所在地,这里指御史台,即御史大夫官署。“霜简”指御史台所用的木简。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变迁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权力和人际关系复杂性的感慨。 第二句“偏裨漠视老兵笑,圜扉草长中宵愁。”意为
《山中杂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螺鬟何窈窕,晓雾遮其容。 - “螺鬟”指的是女子的发型,形状像螺壳一样卷曲。“窈窕”形容女子身材修长,举止轻盈。晓雾遮其容,意指清晨的薄雾笼罩着女子的脸庞。这里的“晓”表示清晨,“雾”表示轻薄的云雾,“遮"表示遮掩,“其容”即其容颜。整句话描绘了一个清晨时分,女子在薄雾中朦胧而美丽的场景。 2. 如见李夫人
山中杂诗 儿宽昔带经,近与田舍依。 吁嗟巾阛子,弄墨争几希。 我本识字农,喜课桑叶肥。 间间历阡陌,界画如僧衣。 吟哦适其天,白鸟时自飞。 夕阳刚下岭,牛背驮人归。 注释: - 儿宽昔带经:指过去的儿宽(即王宽)曾学过《诗经》。 - 近与田舍依:现在和农夫一起住在田舍。 - 吁嗟巾絓子:叹惋那些穿丝绸衣服的人。 - 弄墨争几希:指文人墨客们争夺文名。 - 我本识字农:本来我是识字的农民。 -
这首诗是苏轼为陶渊明所作的《登东海云台山》的和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次韵陶宫保偕同人登东海云台山之作 历历星辰恍可扪,群峦拱侍作儿孙。 循图古每侨青冀,揽景天难辨旦昏。 骈顶之间谁立极,亶洲以外此为门。 崎岖莫畏邛崃坂,报国心同叱驭尊。 注释: 历历星辰:星星清晰可见的样子。恍可扪:仿佛伸手可以触摸到。 群峦拱侍:形容山峦环绕如同侍卫一般。作儿孙:像儿女一样尊敬爱护。 循图
【注释】 宛:曲折。 平:平坦。 往还:往来。 樵夫:砍柴的人。 岧峣(yáo yáo):高耸,高远。 茅茨:茅草盖的屋。 酹(lèi)酒:斟酒祭祀。 【赏析】 此诗描写山间景色,并借以抒写自己不慕荣利,归隐山林的志趣。全诗结构严密,层次清晰。首二句描绘山冈的地势高低,表现了诗人对山中景物的细致观察。三四句则通过白云与樵夫的对话,表达了诗人鄙夷世俗、自甘寂寞的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意象、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对疏窗暝色侵”一句中,“暮色侵”写景,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独对”点明时间,突出诗人独自面对的孤独与寂寞。 颔联中,“井泉”、“街树”都是诗人眼前之景。“邀停骑”“送噪禽”,写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 颈联中,“把镜渐看双鬓短”一句,写诗人对着镜子
《次韵陶宫保偕同人登东海云台山之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李白对东海云台山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诗句释义: 1. 夙闻海上郁洲胜,呼吸真能通帝台。 - 夙闻:早闻(很早就听说)。 - 海上郁洲胜:海上的郁洲(又称蓬莱)非常美丽。 - 呼吸真能通帝台:通过呼吸能够到达天庭(即天上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2. 三岛有人同望去,九峰何日果飞来。 - 三岛:指海上的三座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