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径缘孤绳,山容忽破碎。
片石势飞动,层云起其内。
崭绝两壁立,崔嵬土恒戴。
鬼神守阴崖,终古不敢败。
陂陀凹复凸,转入井陉隘。
马力亦告乏,懦若蛇倒退。
尘世多险途,鼓勇老行迈。
但作平等想,万事总无碍。
出谷天朗开,划然分两戒。
四顾迷人踪,瑶琴泻寒濑。

【注释】

过石龙沟:从石龙沟经过。

侧径缘孤绳:沿着一条狭窄的道路行走,仿佛是攀援着一根孤立的绳子。

山容忽破碎:山峰好像突然裂开了一样。

片石势飞动,层云起其内:一块块石头好像在飞动,层层的云彩也从其中升起。

崭绝两壁立,崔嵬土恒戴:陡峭的悬崖两边耸立,高高的土崖上常年被云雾所环绕。

鬼神守阴崖,终古不敢败:像鬼和神一样守护着阴冷的峡谷,一直不曾有失败的时候。

陂陀:山坡上的小丘。

凹复凸,转入井陉隘:又曲折地转进去,最后到达了井陉隘口。

马力亦告乏,懦若蛇倒退:我的马也显得疲惫不堪,就像蛇一般慢慢地退却。

尘世:人间。

鼓勇老行迈:鼓起勇气,继续前进。

但作平等想,万事总无碍:只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那么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泰然处之。

出谷天朗开,划然分两戒:走出了山谷,天空变得明亮起来,仿佛是在告诫人们要警惕两条道路。

四顾迷人踪,瑶琴泻寒濑:环顾四周,发现到处都是迷路的人,如同在演奏着一曲清冷的瑶琴。

【赏析】

这首诗写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作者任南礼部尚书时,曾奉旨巡视山西边务,并巡视宣府、大同、山西诸关隘。此诗是诗人巡视宣府一带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石龙沟的地形特点:“侧径缘孤绳”、“山容忽破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条山路很窄,只有一条小路可走,而且山势险峻,好像随时会崩塌下来。“侧径”指山腰一侧的小道,“缘孤绳”是指沿山腰一侧的小道行走。“山容”指的是山的形势,“忽”字写出了忽然之间山势的变化,好像山要崩塌了似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形象感。这两句不仅点出了石龙沟地势的险峻,而且渲染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两句写石龙沟里的景致:“片石势飞动”,“层云起其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石龙沟中有很多的岩石,它们在风力作用下不断地移动着,而那层层叠叠的白云也似乎随时都在里面升腾而起,给人一种动态美的感受,同时也表现了石龙沟的奇特风光。

接下来两句写石龙沟中的险要之处:“崭绝两壁立”,“崔嵬土恒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石龙沟两侧的峭壁非常险峻,而且那些高高的土坡也常年被云雾所环绕,给人一种巍峨壮观的感觉。同时,这两句还暗含了对石龙沟中危险环境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石龙沟的险要之处。

接下来的四句是对石龙沟中其他景观的描述:“鬼神守阴崖”,“终古不敢败”。“鬼神守阴崖”一句中的“鬼神”并不是真的指神灵或鬼怪,而是用来比喻那些守护石龙沟的山岩。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这些山岩就像是神灵一样守护着石龙沟,使得它永远不会被破坏。而“终古不敢败”则进一步强调了石龙沟的坚固和不朽,让人感到无比自豪和敬畏。

接下来两句是对石龙沟中地形变化的描写:“陂陀凹复凸”,最后两句是写石龙沟中的险道:“转入井陉隘。”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石龙沟中有的地方是斜坡,有的地方是凹陷,还有的地方更是高低不平,复杂多变。而当石龙沟进入到井陉隘口时,更是险峻异常,让人不禁心生畏惧。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马力亦告乏,懦若蛇倒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自己已经竭尽全力去追赶前方的目标,但由于山路崎岖、环境恶劣,所以还是感到力不从心,就像一条蛇那样慢慢地后退。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无奈情绪,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中困难与挑战的认识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石龙沟的自然景观以及沿途遇到的各种险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路上的艰辛和挑战的理解。整首诗风格古朴、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