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湖帆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半死桐词》,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体。此词为咏人离会相思之作。 诗句释义: - 一枕醒来别绪牵:在睡梦中醒来,心情仍然被对离别的思念所困扰。 - 身心离会两难全:身体和心灵都难以完全地与对方分离。 - 低佪湘梦依稀雨:形容梦中的景象如同雨中的景色模糊不清。 - 隐约巫云缥缈烟:隐约地看到如烟雾一般的梦境。 - 深院静,绣帷搴:深深的院子里寂静无声,帘幕也静静地垂下。 -
【解析】 “西窗”“帘底”是回忆的景,“客”是回忆的人。“当筵聚散”写宴席上的欢爱,“镜中得”是说欢爱之情像镜花水月一样虚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回忆起西窗前秋日的梦断,帘底曾记得那过客。酒宴上欢聚悲散,那时的欢乐爱意还映在镜子里。泪珠莫辜负红巾滴下。愁苦凄惨地和着信笺上的墨汁。算一算有多少蜜情,像云彩一样飘忽,像电光一闪而灭,春色也变得黯淡不明了。 【答案】 忆西窗秋梦断,帘底记曾客。 当筵聚散
红杏梢头闹春色,绿柳深处映新绿。凭谁诉说主人的园林?穿花紫燕衔着微雨,隔叶黄鹂唱出美妙的歌声。 回忆往昔梦已远,整理衣衫心情畅快。春宵无价如敝屣千金般珍贵。到了中年仍要尽情享受风流,绝艳难拘月下心。 注释: 1. 红闹杏梢绿柳深:形容春天景色鲜艳热闹。 2. 凭谁生意主园林:意指没有人能够管理好这个园林。 3. 穿花紫燕衔微雨:描述燕子穿花而过,带些微雨的景象。 4. 隔叶黄鹂啭好音
行香子·九月初三,和螺川韵 月向谁娇。眉恁谁描。恰珍珠、露湛今宵。风欺薄袖,酒逞柔腰。甚渚边凫,枝头蝶,水中鱽。 香为谁飘。花待谁浇。寄相思、红豆曾抛。梦回怜枕,诗发寻瓢。溯蜀江云,湘江雨,浙江潮。 注释: 1. 月向谁娇:月亮在向谁娇媚(这里形容月亮的明亮和美丽)。 2. 眉恁谁描:眉毛那么美丽,是谁在描绘呢? 3. 恰珍珠、露湛今宵:正好像珍珠那样晶莹剔透的露水洒在今天夜晚。 4. 风欺薄袖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全诗内容来理解分析,重点分析关键词语,注意诗人的情感和手法的特点。“洞庭木落水边秋”是说洞庭湖的岸边树叶已经凋零,一片萧瑟的景象呈现在眼前;“雁阵惊寒字字休”写秋天雁阵惊飞,使人们感受到阵阵寒气。“下汀州”点明地点,暗示了送别之地。“赢得芦花白尽头”意指雁阵惊飞,使人感受到阵阵寒气,也暗示了送别之地的寒冷气候
【注释】 1.小帘:指楼的一角。2.可许:可以允许。3.芳草:泛指春天的野草。4.离肠:离别的愁思。5.枉:白白地。6.红粉:红色的女子,这里指女子的妆容。7.杏花:春末夏初开的淡白色花朵。8.斜阳:指日落时偏西的太阳。 【赏析】 “小帘楼畔”是说小帘楼的旁边。 “可许琴心愿”的意思是,是否可以允许自己的心意去弹奏一曲?这里的“琴心”,暗指相思之情。 “别恨天涯芳草怨”是说,在别离的地方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又名《碧玉妆》。《乐府题要》说“南乡子”为词牌名,始见于唐人韦庄的《南乡子·春思》,但未见有词作传世。 吹箫引凤:指吹箫引风,比喻求得贤才或得到佳偶。 绿腰:一种乐器名。 换羽移宫:古代乐曲的术语。“羽”,指音高;“宫”,指音调。“换羽移宫”,即改变音高和调式。此指改换了曲子。神交:指精神上相沟通,心领神会。 翠管:指用翠羽制成的笙、笛一类乐器的管子。参差:参差不齐
诗句释义: 晓色晴开淡荡烟。绿杨庭院画楼边。小妆红粉杏花天。 译文: 清晨的阳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烟雾轻轻飘散。庭院中绿树成荫,画楼旁边盛开着杏花。 关键词句注释: - 晓色晴开淡荡烟: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阳光普照,烟雾轻拂。 - 绿杨庭院画楼边:描述了庭院中的绿杨树和画楼的位置,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小妆红粉杏花天:描绘了少女在杏花盛开时的小妆与美丽容颜。 赏析: 《浣溪纱庚子上巳
注释: 鹧鸪天 · 独步飞来峰后山,写所见 灵鹫飞从出处来。群羊未叱堕成堆。枯禅深竹浑无语,盈路秾华自在开。 人不见,梦先回。十年浪迹费疑猜。树非连理闲红叶,石待三生护绿苔。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词,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灵鹫飞从出处来。”灵鹫山位于杭州西湖西南的宝石山上,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地方。这里群山环抱,云雾缭绕,景色宜人。这里的山峰高耸入云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描写并蒂兰的清幽高洁。上片写并蒂兰生长在深谷中,虽被冷落却依然美丽;下片写并蒂兰不羡慕汉宫赵家璧,自成一体,更显高贵。“连鬟”三句,赞美并蒂兰的品格。 【答案】 (1)佳人:美人。 (2)空谷:指僻远的山野。曾倾国:曾经倾动全国,指名噪一时。 (3)倚春盎(àn):靠着春天的阳光和雨露滋润。 (4)枝骈茁(zhuó):两株花茎并排而长。 (5)心史孤根:比喻并蒂兰的花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