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珍
饮圣泉上(辛卯) 历算有时差,洞渊穷九容。 天与设悬壶,一勺肇鸿蒙。 盈虚应晷刻,浑盖相参通。 大哉造化楼,奇出无终穷。 我从万山来,襟带含松风。 独酌此泉上,兴酣呼白龙。 往来五色虾,荡漾青黛中。 神鱼掉尾出,闪映斜阳红。 欲濯双玉趺,乃恐摇鲛宫。 许赞不许究,邈然天地空。 注释: 1. 历算有时差:古代天文历法中的计算存在误差。 2. 洞渊穷九容:深潭的深渊可以容纳九个容(容积)。 3
让我们来理解这首诗的内容。这是一首描绘柏容种菊盛开并邀请他人观赏的诗歌,其中包含了对菊花和梅花的赞美以及对柏容人格的肯定。 1. 君之种菊用何法,几日化为璎珞云: - “君”指的是柏容,“种菊用何法”是询问柏容种植菊花的方法。 - “几日化为璎珞云”形容菊花盛开后的美丽景象,犹如珠宝般璀璨。 2. 能令我来坐花下,意静不起一点尘: - 柏容邀请诗人来到花下,希望诗人能够静心欣赏菊花的美。 -
这首诗名为《玉蜀黍歌》,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玉蜀黍(玉米)的生长环境和特征刻画得十分详细。下面我将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 1. 玉蜀黍歌(壬辰):这是一首描述玉蜀黍生长的歌,作者是壬辰。 2. 濒湖能知蜀黍即木稷:在靠近湖边的地区,人们能够知道蜀黍就是木稷。 3. 不识玉黍乃是古来之木禾:作者不认识玉蜀黍,认为它是一种古代的粮食作物。 4. 我生南方世农圃:我生长在南方
【注释】: 1. 捕豺行:诗题。 2. 去年:指上一年,即壬辰年。 3. 南里:地名,在今广西南宁一带。 4. 归:回。 5. 献获:献上战利品。 6. 米银:以米和银两贿赂。 7. 人豺夜行如楦麟,官豺昼聚称上宾:比喻官吏与豺同流合污。楦麟,兽名,形似鹿而大,色黑黄,出没于深林之中。 8. 邑中豺伯:县令。豺伯,对县令的尊称。 9. 纵豺食:放任豺吃粮食。 10. 群豺饱卧东城闉(yīn)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的《玉蜀黍歌》。诗中通过描述玉蜀黍(玉米)在不同地区的种植情况,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的期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黑水今在云南中,益见我言非炙轴心𨍋:黑水今天在云南中部,这使我更加相信我的言辞不是凭空而来。 2. 上古地广谷类亦多种,天降地出知几何:上古时期,大地广阔,谷类也有很多种类
瓮尽(壬辰) 日出起披衣,山妻前致辞。 瓮余二升米,不足供晨炊。 仰天一大笑,能盗今亦迟。 尽以馀者爨,用塞八口饥。 吾尔可不食,徐徐再商之。 或有大螺降,虚瓮时时窥。 译文: 早上太阳升起时,我起床穿衣,山里的老婆在面前讲话。 瓮里还剩下两升米,但是不够做早饭的。 抬头看天哈哈大笑,现在偷粮食已经来不及了。 把剩下的全部用来做饭,用来填补八个人的饥饿。 我和你都不吃东西,慢慢再想办法吧。
诗句释义: 1. 先祖黎安理是文采飞扬的文人,他的文集在乡里流传很广。我小时候就经常看他的文章,他的文字很有气势,我特别喜欢。 2. 我小时候顽皮,不太听话。有一次,先生对我严厉地批评,让我好好学习。 3. 我小时候虽然调皮,但是学习态度认真,老师教的东西我都能学得很好。 4. 后来我长大了,开始学习经书,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5. 先生教我学问,希望我能继承他的精神,成为一位伟大的人。 6
五月一日祀唐孙华原先生(壬辰) 国医不可见,慨然念仓扁。 区区乞灵心,非笑讵求免。 惟我禄命薄,能养愧马犬。 米监碎而艰,累母日非浅。 劳辱固天性,匪贫宁尽愿。 生儿不得力,精血就衰殄。 去年右臂枯,床蓐哀转辗。 今年左复尔,筋骨痛如剸。 仰天呼以泣,无术效含吮。 惟此孙夫子,仁思动缱绻。 金方出卟卜,世目不能阐。 未达良取讥,但觉体因善。 誓母百岁后,始废公一献。 丹榴照芧屋,精意荐洗腆。
饭麦(壬辰) 北人主要吃小麦,南人主要吃水稻。 平时做饼和糕点,快速吃时争先恐后。 吃麦子感到惭愧贫寒,喜好厌恶完全颠倒。 夏天买米难找,市场卖米哄抢又哄抬。 焦黄的麦穗剩两瓮,全家八口人靠它生活。 初尝依赖粥水浇灌,再品才觉得味美。 必须用铁锹皮作锅铲,味道胜过粗粮糙米。 嚼着苦得发痛的麦子,咽着顺滑的藜菜和苋菜。 撑肠不饿也不易饥饿,早上吃饱晚上还能到。 本来就知道我们的肚子
至息烽喜得大雨(壬辰)湿云掩过龙场城,日脚照见雨似绳。 山腰妇女荷锄下,归牛返豕纷纵横。 我行亦觉两胫速,打笠已听千杖铿。 街中大小齐拍手,雨喧人赞同訇訇。 从来定广二州米,仰食北至乌江亭。 去年无禾亦无麦,转贩远取遵义粳。 山农力苦待秋实,望望禾黍就槁茎。 百钱不买一升米,路夺市攘成乱萌。 近闻守土力和粜,义仓舂尽开常平。 古来和暂不和久,贵粟原自非民情。 官藏未敌民万一,官竭可禁民踊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