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能知蜀黍即木稷,不识玉黍乃是古来之木禾。
我生南方世农圃,能究原委如星罗。
此谷从何来,远在稷皤以前蓺岷嶓。
昆仑山高一万一千里,五寻之谷脩峨峨。
灵井灌根地力厚,自然能没九橐驼。
鸾凤戴盾日栖啄,文树圣木连枝柯。
开明兽北接六诏,此谷远映西洱波。
神禹所见益所记,西经具在言岂讹。
滇黔旧是海内西南陬,土宜千古无殊科。
秪今弥望满山谷,长稍世干平坡陀。
猴狲夜盗啸俦侣,乌鹊昼衔防网囮。
一茎数苞略同䆃,粟亦无皮差类稞。
棕笋脱绷鱼弩目,鲛胎出骨蜂露窠。
落釜登盘即充腹,不烦碓磨箕筛箩。
有时儿女据觚叫,雪花如指旋沙鬲。
忆昔周穆宾王母,八骏远从西极过。
尔时此谷定入尚方馔,不然亦指芝盖摩鸾和。
我读竹书又知更名为答堇,其时见之黑水阿。
这首诗名为《玉蜀黍歌》,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玉蜀黍(玉米)的生长环境和特征刻画得十分详细。下面我将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
玉蜀黍歌(壬辰):这是一首描述玉蜀黍生长的歌,作者是壬辰。
濒湖能知蜀黍即木稷:在靠近湖边的地区,人们能够知道蜀黍就是木稷。
不识玉黍乃是古来之木禾:作者不认识玉蜀黍,认为它是一种古代的粮食作物。
我生南方世农圃:我生长在南方,从小在农圃中长大。
能究原委如星罗:我能够深入研究其根源和原因,就像星星一样排列有序。
此谷从何来,远在稷皤以前蓺岷嶓:这个谷物的来源,远在稷皤之前就已经栽种在岷山和嶓冢之间了。
昆仑山高一万一千里:昆仑山高一万一千米。
五寻之谷脩峨峨:五寻长的山谷高大雄伟。
灵井灌根地力厚,自然能没九橐驼:灵泉水浇灌根部的土地肥沃厚实,自然而然就能养活九头骆驼。
鸾凤戴盾日栖啄,文树圣木连枝柯:鸾凤戴着盾状的装饰,在阳光下栖息啄食,文质彬彬的树木相连成枝。
开明兽北接六诏,此谷远映西洱波:开明兽向北与六个国家接壤,这个谷物远远映射在西边洱海的波光之中。
神禹所见益所记,西经具在言岂讹:神禹看到并记录下了这些,西经中也有记载,不会因为讹误而改变。
滇黔旧是海内西南陬:云南和贵州曾经是中国的西南边陲。
土宜千古无殊科:这里的特产千百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
秪今弥望满山谷,长稍世干平坡陀:现在放眼望去,满山都是这种谷物,只有稍微干燥的地方才能种植。
猴狲夜盗啸俦侣,乌鹊昼衔防网囮:猴子和猕猴晚上偷吃,白天则用网捕食。
一茎数苞略同䆃,粟亦无皮差类稞:一根上有几颗果实,形状相似,但粟米却没有壳,类似于麦子。
棕笋脱绷鱼弩目,鲛胎出骨蜂露窠:棕榈笋脱去外壳就像鱼弩,鲛鱼产的蛋就像蜜蜂筑巢。
落釜登盘即充腹,不烦碓磨箕筛箩:这些谷物一旦煮好,就能填饱肚子,不需要经过舂、磨、筛子等繁琐工序。
有时儿女据觚叫,雪花如指旋沙鬲:有时候孩子们拿着杯子唱歌,雪花像手指一样飞舞。
忆昔周穆宾王母,八骏远从西极过:回想过去的周穆王时代,王母娘娘带着八匹骏马从遥远的西方经过。
尔时此谷定入尚方馔,不然亦指芝盖摩鸾和:那时候这种谷物一定会被纳入皇家的膳食中,否则也会被用作帝王的冠冕饰品。
我读竹书又知更名为答堇,其时见之黑水阿:我在阅读竹简书籍时又得知它被称为答堇,那时它出现在黑水一带。
整首诗通过对玉蜀黍(玉米)生长环境、形态特征以及历史变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农业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