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珍
端午念阿卯(丙申) ```plaintext 入户桃阴夕照移, 久看蒲粽今娇儿。 鲁论半部应成诵, 渠母前朝早任嬉。 嫩绿胡孙高踏臂, 雄黄王字大通眉。 凤仙篱侧瓜棚畔, 料尔行吟新寄诗。 ``` 注释: 1. 入户桃阴夕照移:傍晚时分,家中的桃花树阴影随着夕阳西斜而慢慢移动。 2. 久看蒲粽今娇儿:长时间观察着这些用蒲叶包裹着的粽子,现在它们变得更加可爱了。 3. 鲁论半部应成诵
荡阴城东乔木寒,下马岳祠瞻表桓。 怅望公生一洒泪,萧条雨歇独凭栏。 长城道济才无愧,异姓汾阳福竟难。 更苦西邻有冤圣,请歌文操慰忠肝。 注释: 荡阴城东(在今河南省汤阴县):指岳飞的故乡所在地。荡阴:古地名。 乔木寒:高大的树木在冬天显得格外寒冷。乔:高。 下马岳祠瞻表桓:在岳王庙前下马,瞻仰岳飞的塑像。岳祠:供奉岳飞的祠堂。 怅望公生一洒泪,萧条雨歇独凭栏:遥望岳飞,心中感慨万分,不禁泪如雨下
注释: 六月二十日清晨,大雨倾盆而至(壬辰) 我盼望雨整整一夜三四次起身,可是早晨起来一看,雨停了。 知道家家户户都回乡了,暗地里后悔前朝人易受天象影响而抱怨上天。 官粮虽然便宜但不够饱,皇帝的心稍微有些转意就是丰收年的预兆。 反而悲伤昨日见横渠身体消瘦,不能缓一缓就死在路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二十一日早的雨后景象以及作者对此的看法和心情。首联写望雨终宵三四起,雨来侵晓却安眠
南阳道中(乙未) 【注释】: ①先车:指前面的车子。雨过尘方少:雨后尘土少,天更清爽了。 ②未夏村明望不遮:夏天尚未到来,村庄已经明亮,太阳照耀下没有遮挡物。 ③林脚天光如野水:林子里的树木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 ④麦头风焰度晴沙:小麦田间的微风把火焰吹过晴朗的沙滩。 ⑤上巳:古人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举行祭祀活动,为纪念介之推。 ⑥地近南都渐有花:临近南都,花儿也渐渐开放了。南都,指洛阳,当时为东都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 | 第1-2行 | 旷莽平原烟树昏,大河东影接遥村。 | “旷莽平原”形容广阔的平原地区,而“烟树昏”则描绘了夜晚时分,平原上弥漫的烟雾与树木在夜色中显得朦胧的情景。“大河”指的是黄河,其东侧的影像与远处的村庄相接。这表明诗人正在通过观察自然景观来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感情。 | | --------------- | 天清马度芣騩道,日落乌盘桔柣门。 |
【注释】 1、丙申:指天启四年。 2、南九郡:指南明永历政权在今越南北部设置的九个府。 3、龙亦有家思豢衔:龙也有自己的家,有家就会有养马人(即饲养员),而马吃草料就会消耗大量粮食。 4、寄语邦君身已到:请告诉我你已经到了这个地方。 5、桑独少襦(rú):桑树少得可怜,连衣服都穿不完了,意思是百姓穷困,没有衣服穿。 【赏析】 此诗作于崇祯四年(1631年)作者由粤东入滇,途经日南时所作。
【注】 夜趋邢台(戊戌) 驺儿苦让贪朝卧,否至邢台日未斜。 等是征程何必昼,即投宿处总非家。 得休便醉姬苴国,不到拚眠孟祖车。 事事关天随所去,前涂休问马休挝。 【赏析】 本组诗共三首,第一首题为“夜趋邢台”,第二首题为“夜趋邢丘”,第三首题为“夜赴邢州”。这三首诗均写于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秋,作者时当进士及第,被授官大理评事、知齐州安固县。这组七言律诗以纪行为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全诗如下: 山头日白气荒迷,旷望沟塍尽大堤。 马过一风抬路去,春归七日办花齐。 衣冠蒙部新年里,烟树嵩明小海西。 莫问旧时翻震事,万头赤子烂如泥。 注释: 1. 山头日白气荒迷:指太阳在山顶上显得非常明亮,但周围却是一片混沌的景象。荒迷,形容景象的混乱和迷茫。 2. 旷望沟塍尽大堤:指视野广阔,可以看到远处的农田和大堤。沟塍,泛指田间的沟渠和田埂。尽大堤
中秋饮韩仲山锡学博官舍(丙申) 韩博士家多美竹,孔宣公宅有高楼。 荒城胜赏无他去,此夕清狂可自由。 着我楼头看皓月,借君竹下过中秋。 衔杯却忆巴陵夜,一点团山万里愁。 注释: 1. 韩博士:即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2. 孔宣公: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孔圉,孔子曾赞颂他的品德。 3. 荒城:指偏僻荒凉的城市。 4. 清狂:指放纵的酒量和心情。 5. 团山:指洞庭湖中的团山岛。 赏析:
【赏析】 “厂山晚望”是一首描写云南景迈山的山水风光和风土人情的诗作。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之情。 首联“天青凉凉山暮环,馀映未尽血殷殷。”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夕阳西下时分,天边呈现着一片青色,仿佛是凉爽的山色环绕着整个景迈山脉。而那残存的余晖,如同鲜血般殷红,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这两句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景迈山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