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桃阴夕照移,久看蒲粽今娇儿。
鲁论半部应成诵,渠母前朝早任嬉。
嫩绿胡孙高踏臂,雄黄王字大通眉。
凤仙篱侧瓜棚畔,料尔行吟新寄诗。
端午念阿卯(丙申)
入户桃阴夕照移,
久看蒲粽今娇儿。
鲁论半部应成诵,
渠母前朝早任嬉。
嫩绿胡孙高踏臂,
雄黄王字大通眉。
凤仙篱侧瓜棚畔,
料尔行吟新寄诗。
注释:
- 入户桃阴夕照移:傍晚时分,家中的桃花树阴影随着夕阳西斜而慢慢移动。
- 久看蒲粽今娇儿:长时间观察着这些用蒲叶包裹着的粽子,现在它们变得更加可爱了。
- 鲁论半部应成诵:指《论语》这部书的一半内容,读者应该能够背诵。
- 渠母前朝早任嬉:他的母亲在朝廷上很早就被任命,可能与她的地位和能力有关。
- 嫩绿胡孙高踏臂:嫩绿色的胡豆(蚕豆)高大挺拔,仿佛在臂膀上踏步。
- 雄黄王字大通眉:使用雄黄和王字的图案装饰眉毛,这种化妆方法在当时很流行。
- 凤仙篱侧瓜棚畔:凤仙花长在篱笆边上或者在瓜棚旁,可能是在寻找一种自然的颜色或花香。
- 料尔行吟新寄诗:猜测你可能会在新写的诗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像诗人会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端午节的景象和氛围。开头两句“入户桃阴夕照移,久看蒲粽今娇儿”描绘了夕阳下家中的景象,以及长久观察粽子的细节。接着,“鲁论半部应成诵,渠母前朝早任嬉”则表达了对人物背景和经历的描述,以及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
接下来的四句“嫩绿胡孙高踏臂,雄黄王字大通眉”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色彩,形象地描绘了食物和装饰品的美丽外观。最后两句“凤仙篱侧瓜棚畔,料尔行吟新寄诗”则带有一种期待和想象的语气,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即将到来的节日的期待和对诗歌创作的憧憬。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明,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这个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