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佳辰不饮负馀寒,独醉犹能强自宽 释义: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我没有喝酒,因为觉得身体还有点冷,但独自一个人喝酒,我还能勉强自我宽慰。 注释:佳辰 - 美好的时光。 2. 生世本难逢甲子,晚年将待论新安 释义: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遇到一个甲子(六十年为一甲子)是非常难得的,而到了晚年,我们将会等待新的讨论和新的见解。 注释:生世 -
这是一首描绘七月夏末秋初天气变化的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韵脚为“干”。 译文: 经过一个月的连绵细雨,夏天已近尾声,于是便成了秋天涨水淹没河床。环顾京城内外,无数锄头争先恐后地疏浚河道,举国上下都在积极抗旱。已经倾倒了池塘中的荷叶,积水逐渐消退;园中柏树也等到了霜降时分,才慢慢露出新芽。相信一年之内春天的到来是有可能的,但眼下却百事不顺,让人叹息不已。 注释: 1. 匝月:一个月。 2.
【注释】 1、安陵:古地名。 2、柳色带斜晖:指夕阳西下,柳色在斜阳映照下显得分外柔美。 3、未尽春光恋客衣:春天的景色还未能完全展现,就恋恋不舍地依恋着客人的衣衫。 4、早与牡丹成后约:早先与牡丹结下了约定之约,即早有与牡丹相约的打算。 5、载言羊石:载:携带;言:说;羊石:指洛阳东郊的龙门山,山上有石羊,是古代名胜。 6、已重违:已经违背了。 7、停车戒驿同离夜:在驿馆中停车告别。 8
我亦人间失母人,秋庭题画更酸辛。 拒霜红后花如昨,率野黄时草不春。 经国四方成晚孝,为儿一日识天伦。 固知锡类君能及,应念征夫各有亲。 注释:我也是一个失去母亲的普通人,在秋日庭院中绘画更感到悲伤和辛酸。虽然花朵已经凋谢,但仍然有像昨日一样的花朵盛开,而野草却无法再次变绿,春天已经过去。为国家治理四方事务,成为晚年的孝子;为儿子一天内理解家庭伦理。我明白君王的恩赐如同锡类一样
【注释】 四月二十五日:即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三月十九日发广州海上作:这是诗的标题和开头,表明了这是诗人在海上所作。 2. 海上春寒千里雨:描述了海风吹来时的寒冷以及连绵不断的春雨。 3. 未忘炎瘴在南州:虽然身处南方炎热潮湿的环境中,但诗人没有忘记家乡的炎瘴之苦。 4. 隔宵天气随人变:意味着天气的变化无常。 5. 作舞蛮歌解客愁:通过跳舞和唱歌来驱散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忧愁。 6. 晓日生云如久暝
【解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写于中秋佳节。全诗共六句,每句都紧扣中秋佳节的节令特点来写。“疏柳溪桥昔凭阑,去年月色独来看”,是写自己以前凭栏赏月的情景。作者以“疏柳”、“溪桥”点染了环境,又用“凭阑”“独来看”写出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望乡人更分南北,近水花才换燠寒”,是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望乡人”、“分南北”表明了思亲念国之情;“红蓼欲遮莲梗出,白云方送雁声酸。”两句写景
【注释】 闰五月:农历五月,即夏至之后。朔日:农历每月初一,也指农历正月初一。雨中:雨中景色。 先时渴暑忽成霖(霖:长时间的下雨),窗下枯桐负帝心(窗前枯萎的梧桐树好像在为上天降雨而感到高兴),一榻背暄仍膏润(床铺因久晴而变暖,依然滋润如膏),片云将梦更萧森(一片云彩飘过,使人更加思念故乡)。 夏原长物乾能救(夏天的原野干燥,可以救助农作物),道不回车水益深(道路不迂回曲折,水流越来越深)。
【解析】 本首诗是陈师道对友人的赠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仕途坎坷的感慨。“闰五月十八夜大雨中题壬寅试卷”一句点明题赠的时间、地点及原因,即在闰五月十八日夜晚大雨中为友人壬寅试卷而作;“陈言不意今重省”二句写自己与朋友分别时的心情:往日所说的话今天重新省察,感到这次分手是出乎意外的,我与朋友的别离并非我所情愿。“感激论才舍文艺”三句写自己对朋友的感情:因朋友的才华和品德而深感动佩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初夏园林似早春,北来风物变兼旬。 - 释义:初夏时节的园林似乎还保持着早春的气息,北方的风物变化了将近一个月。 - 译文:初夏时节,园中的景致宛如早春,北方的变化已持续了一个半月。 2. 尽情花树催红药,别日陂塘满绿苹。 - 释义:尽情欣赏花树和红色的花朵,告别的日子到来时,陂塘里满是绿色的浮萍。 - 译文:尽情享受花树和红花,离别之日到来,陂塘中长满了绿色的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