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时渴暑忽成霖,窗下枯桐负帝心。
一榻背暄仍膏润,片云将梦更萧森。
夏原长物乾能救,道不回车水益深。
自有闭门终日事,起看微霭上高林。
【注释】
闰五月:农历五月,即夏至之后。朔日:农历每月初一,也指农历正月初一。雨中:雨中景色。
先时渴暑忽成霖(霖:长时间的下雨),窗下枯桐负帝心(窗前枯萎的梧桐树好像在为上天降雨而感到高兴),一榻背暄仍膏润(床铺因久晴而变暖,依然滋润如膏),片云将梦更萧森(一片云彩飘过,使人更加思念故乡)。
夏原长物乾能救(夏天的原野干燥,可以救助农作物),道不回车水益深(道路不迂回曲折,水流越来越深)。
自有闭门终日事(家中有各种日常事务需要处理),起看微霭上高林(清晨起来,看到薄雾笼罩着高高的树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闰五月”开篇,点出时间,接着写“窗下枯桐”的意象,最后归结于自己的感受。全诗四联,首二联写雨后景象,尾联写自己的心情。
首联“先时渴暑忽成霖”中的“渴”,意为“渴望”;“霖”,为连绵不断的雨。这两句意谓,先前酷热难当,突然一场大雨下来,仿佛是上天在为人们解暑。“窗下枯桐”,是说梧桐树生长在窗边,叶子已经干枯。“负”字在这里有“背负”、“感激”之意。诗人似乎在表达梧桐树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诗人通过梧桐树这一意象,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现象的感慨之情。
颔联“一榻背暄仍膏润”,“一榻”是指一张床。这句的意思是说,床上的被褥因为久晴而变得温暖湿润。“膏润”,是说被子上的油脂被太阳晒干了,重新变得滋润光滑。诗人用“一榻背暄仍膏润”,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温馨和舒适,同时也体现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颈联“片云将梦更萧森”,“片云”指的是天空中的一片云,“萧森”是形容树木苍凉、幽静的样子。这句的意思大概是说,一片云飘过,使诗人更加思念家乡。诗人通过云与梦的结合,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末联“夏原长物乾能救”,“乾”是“干旱”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夏天的原野干涸的土地得到了灌溉,庄稼得以生长。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即尽管生活中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克服并取得胜利。
这首诗以雨景为背景,通过描写梧桐树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即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勇敢面对并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