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注释】: 晚景:晚年时光。艰辛:困难。 谁怜白首人:有谁怜悯我这个白发苍苍的人? 栽田:种田。思博饭:想要多吃饭,即“欲得饱”。 髡柳:修剪柳枝。储薪:准备柴火。 牢补芦籓密:用牢固的绳索修补芦苇篱笆。 平墁土壁匀:把墙壁抹平,使表面平整光滑。 余生如此了:我剩下的日子就这样度过吧。(了:完了。) 真个作编民:确实要当百姓了。(编民:古代对平民百姓的泛称。) 【赏析】:
【注释】 共住尧山坞:尧山,地名。坞,山间小盆地,多水,四周有树木环绕着。共住尧山坞,指与诗人同在山中生活,以“共”为起兴,引出下面的写景。 笋从砖罅迸(bèng):竹笋从砖缝里长出来。 蕈占石根生:菌类植物长在岩石下。蕈是菌类植物的通称。占是占据的意思,意思是说,这些菌类植物占据了石头的根部。 不雨涧长溢(yì):涧是小溪。不下雨时,溪水就会溢出来。 无风松自鸣:没有风的时候,松树就发出声音了
【注释】 石坞山房:位于浙江天台,有“天下第一清幽”之誉。作者在诗中提到的“此地”,当指此地。 扶衰病:扶持着衰老的身体。 贴波:紧贴水波。 低乳燕:低飞的燕子。 绕径:环绕着小路。 蔓牵牛:缠绕着牵牛花藤。 翠霭(yàn):青翠的云气。 收:收敛,聚集。 瓷瓶:陶瓷制的茶瓶。 新茗:新采的嫩茶叶。 【赏析】 首联:“不惜扶衰病,频于此地游。”诗人不辞劳苦,常来此处游玩,可见其喜爱之情。 颔联
索米良非愿,如何滞客乡。 贫多赊酒券,老乏染髭方。 半朽怜枯树,微暄喜夕阳。 人情异鸥鸟,叹息未相忘。 【注释】 1. 病中二首:即《病中作二首》,组诗。 2. 索米:指索取粮食。良非愿:不是我愿意的。 3. 滞:滞留,停留。客乡:客居他乡。 4. 贫多赊酒券:贫穷时常常赊账喝酒。赊,赊账。 5. 老乏染髭方:年迈时胡须发白。染,变黑。 6. 半朽怜枯树:将衰败的树木比作自己。 7.
【注释】 过村家小池:经过一个村庄的小池塘。 乘兴不知远:趁着兴致,不知不觉地来到了远方。 悠然惬赏心:悠闲自在,心情愉悦。 试花桃尚小,昂穗麦初深:桃花尚未盛开,麦苗已经长得很高。 翠羽明如锦,鱼苗细似针:翠绿色的羽毛像锦绣一样鲜艳,小鱼苗细小如同针尖。 本非枮槁客,泽畔亦行吟:本来是不被人们所赏识的人,但在这里也能吟诗作对。 【译文】 经过一个小村庄的池塘, 乘兴而来不觉已到远方。
【解析】 本诗为唐代诗人元稹所作。“闻部议命予以原官带病修史二首”是第二首,全诗可分为三节。首联“翳翳尘侵面,萧萧雪覆头”,写诗人年老体衰,疾病缠身,鬓发斑白,两鬓如霜。“翳翳”形容灰尘蒙蔽了面庞;“萧萧”形容飞雪扑打着头顶。“酒从王媪贳,药访宋清求”,点明自己虽年高有病,但仍不放弃写作。“王媪”“赵氏”都是古代卖酒人。“贳”(shì,赊)买,赊欠的意思。“贳酒”就是向酒家赊酒喝
【注释】 延客:请来客人。茅堂:茅屋,简陋的屋子。治具:准备饮食。瓦盆:用来盛食物的陶器。白堕:指粮食。黄粱:指米饭。笋斸:挖笋。猫头:大竹笋。莼:一种水生植物。捞:取用。少留君勿恤:意思是说您别担心,风月很美,很值得游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邀请友人共赏田园风光之作。首句开门见山,点明“请客”,说明主人对客人非常欢迎,热情好客。二、三两句写主人忙中有序地准备饭菜
【注释】 悔吝:悔恨,惭愧。羁愁:忧愁。交情:友情。学力:学识和本领。事业:事业成就。前辈:前人。文章:指文章、诗词。盛时:鼎盛的时期。尧山:山名,在今山东曲阜附近。好:美好。茅茨(máocí):柴草屋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归乡后所作。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懊恼,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和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老来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悔吝真难释,羁愁渐不支。”是说自从被贬谪以来
【注释】 雪残犹偃卧,旅骑怯掀泥。 梦忆湖山曲,春晴鸟乱啼。 迸阶芳草茁,压屋野梅低。 计日河冰泮,还家曳短藜。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归乡途中,经过某地时,看到春天景色,抒发思乡之情之作。 “雪残犹偃卧”句中“偃”字,写诗人骑马归来,见残雪未尽,但已无寒意,所以觉得像人一样躺下休息。这一句以景写情,表达了诗人的轻松心情。 “梦忆湖山曲”,这句中的“湖山曲”,指家乡的自然风光
诗句释义: 欲识尧峰好,村居半墐泥。 译文: 想要认识尧峰的美景,却发现村居一半被砖瓦覆盖。 关键词解释: - 尧峰:指代某个著名的山或山峰。 - 村居:指村庄中的住所。 - 墐泥:用砖瓦等建筑材料覆盖。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风光和作者对自然美景向往的诗。首句“欲识尧峰好”表明了诗人对高山的向往,希望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尧峰的美好。而“村居半墐泥”则揭示了乡村生活的真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