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章
【注释】 溯:追溯;三贤祠联:指《题三贤祠》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在四川绵州(今绵阳)所撰。后先:指对前人与后人。能结有情香火:意谓能为后世留下有情感的香火。无尽江山:意谓文章事业如江山般永远不衰。第一流人物:指历史上杰出的人才。这里用“第一流”来形容杨升庵。 【赏析】 杨升庵(1536—1612),初名正基,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隆万时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因触怒严嵩父子,被贬谪边荒
啸轩联 江海宿缘深,片石犹留古吴郡;轩楹遗址拓,瓣香长溯旧苏斋。 注释:我与江海之间的缘分深远,一片石头上仍然保留着古代吴郡的痕迹;轩和楹的遗址被拓印下来,香气一直追溯到古老的苏斋中。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对家乡深厚情感的诗作。首句“江海宿缘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江海的深情厚意。第二句“片石犹留古吴郡”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记忆,虽然岁月流转,但那些古老的痕迹仍然历历在目,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黄庭坚祠联 载酒为公来,率儒服儒冠,仍似旧开诗屋宴; 僦居无地住,占宜山宜水,却教长祭墨池田。 解释: 1. 载酒为公来:意为带着美酒前来拜访。公,指黄庭坚(字鲁直),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2. 率儒服儒冠:意为身穿儒衣,头戴儒帽。率,意为随意。 3. 仍似旧开诗屋宴:意为依然像以前那样举行诗歌聚会的宴会。旧,意为过去。 4. 僦居无地住:意为租房居住却没有地方。僦,意为租赁。
注释: 选择的住宅还是黄巷宅,辞去官职恰好是白公年。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赞美梁章钜不因权贵而趋炎附势的高洁品质,表现了诗人对清廉为官的向往。全诗句句紧扣题目“赠”,字字不离“梁”与“章”。首联“择里仍居黄巷宅;辞官恰及白公年”,言其虽居黄巷宅,但志节不移。颔联“择里尚存廉士心;辞官正合白公时”言其虽然辞官,但依然保持廉洁之心。颈联“择里犹存高节在;辞官更觉清名扬”言他的高尚节操还在
【赏析】此诗是赞美杭州西湖美景的。首句用“欲”字,写出了诗人想要游览的心情。次句写登上多景楼所见的景色:层层叠叠的楼阁,一重更比一重高;而远处则山色水光四通八达,令人心旷神怡。 前两句写登上多景楼所见之景,后两句由楼及景,进一步描绘了多景楼本身的景色。“天与雄区”,雄区指杭州城,“地因多景”,多景为湖名。这里既点出了“多景楼”的名称,又写出了楼的高耸入云、气势雄伟。“一层更上”,说明楼层层升高
【注释】 听荷小阁联:指作者听到荷花在小阁中发出的声音。 眼明:眼睛明亮。 小阁:小楼。 浮烟翠:飘荡着如烟的绿意。 身在荷香水影中:身体被荷香环绕,仿佛在水中。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荷香和荷影,表达了诗人对荷的喜爱和向往之情。首句“眼明小阁浮烟翠”,描绘了一幅小阁楼上烟雾袅袅的画面;次句“身在荷香水影中”,则表现了诗人置身于荷塘之中,感受着清新的荷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释义】:五显庙祭祀的是李频,他与山相宜,是名山的神灵。百姓怀念他的德行,就像思念自己的父母一样,他本就是诗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李频的七言绝句。首二句说李频是名山神,百姓怀念他。三、四句说他本是诗人。此诗以“名山”对“贤士”、“庙食”对“思贤”,以地对人,以民之思对人之德,以庙祀对诗人,皆为点睛之笔;而结末两句则以山喻人,又以“思贤”对“贤守”,以“本诗人”对“诗人”,亦皆为妙语
诗句解释 1 忠信为宝,多文为富: - “忠信”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道德品质,代表着诚实守信。 - “宝”在这里比喻为珍贵之物。 - “多文”指丰富的知识和学问。 - “富”指的是财富或资源。 - 整体意思是说,忠诚和信用如同宝物一般珍贵,而广泛的学识则能带来丰厚的资源。 2. 先民是程,大猷是经: - “先民”指的是古代的祖先或者传统。 - “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原则或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诗作内容进行分析。 此诗首句为总说,后三句分别从不同角度具体论述。前两句是总述:书院经义轩联,有讽谏之儒,有移风易俗之儒,二十年里诂凡六变。这两句话是说:书院经义轩联,有的儒生以讽谏著称
【解析】 “载酒”句,意思是白天处理公事,晚上接待诗人,得句都能当作一幅画。“修禊”句,意思是在修禊节这天游览虹桥,到碑林参观禅智寺的石刻,真是才华出众,不辜负这美丽的江山。 【答案】 昼(白天)了公事,夜接诗人,得句皆堪作图画; 修禊虹桥,访碑禅智,此才真不负江山。 注释:载酒:携带酒食。修禊:古人于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十五日以荠菜煮成的汤洗浴以祛邪气的一种风俗,称“修禊”。桥:虹。禅智:禅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