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
送黄五舅得武陵校官还辰州寓居省侍 宁上山头种禾黍,莫向他乡作羁旅。 山田得雨尚有年,他乡憔悴何人怜。 一身千里家何在,全家更在沅湘外。 独树鸡鸣枫叶飞,荒村雁没芦花碎。 亲在穷边望子还,子在长途衣复单。 居无寸田出无仆,明年作官当食禄。 注释: 1. 宁上山头种禾黍:宁愿在山上种禾黍。宁上山头,指宁可在山里劳作也要选择一种生活。 2. 莫向他乡作羁旅:不要在外地作为客旅漂泊。 3.
注释: 1. 欲归常恨迟,将行反愁遽。 - "欲归":想回去。"常恨":常常感到遗憾。"迟":指时间过得慢,迟迟不回。"将行":将要出发。"反":反而。"愁遽":感到突然的焦虑或担忧。 2. 残年念骨肉,久客多亲故。 - "残年":生命的晚年时期。"念":想念。"骨肉":这里指家人和亲属。"久客":长久居住在外。"多亲故":有很多亲戚朋友。 3. 伫立望江波,江波正东注。 - "伫立"
以下是对《题桃源图》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诗句释义:“桃源非一处,龙虎画难同。” 桃源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难以用绘画表现的境界。 2. 诗句释义:“内外关逾铁,高低石作丛。” 画中的内外结构如同铁打的一般坚固,高低交错的石头堆砌成了一片丛林。 3. 诗句释义:“黄幡青剑北,紫盖白云东。” 画中出现了黄色的旗帜和青色的剑指向北方,紫色的伞盖和洁白的云朵则位于东方。 4. 诗句释义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舟行江上的所见。全诗以“白鸥”为线索贯串全篇。首联写舟行江上的情景:船夫两鬓长髯,背立船头,鸣着双橹,划动船桨;船夫身披短衣,开合蓑衣,在狂风暴雨中驾船。颔联写江上行船的惊险和险恶:青山如龙飞腾入云,白发苍苍者并沙而语。颈联写舟行江中的所见:船头放歌,船尾和之,篷上雨声,篷下坐客。尾联写江上行船的情趣:推开篷看是什么地方,只见双双白鸥从天边飞过。此诗意境清丽
注释: 1. 正月十二日寻卢学士船至汉口留诗为别 2. 晴江澹微澜,曳云在层巘。 3. 参差连舫出,散漫群鸥远。 4. 始知遵汉广,遥睇高旆卷。 5. 怀贤每忘贱,临流亦忘蹇。 6. 苍茫景将入,窈眇春犹浅。 7. 新知遽相违,馀悰何由展。 赏析: 这首五律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在正月十二日寻访卢学士的船到汉口后,留下一首诗作为别。诗中描绘了江水的宁静与美丽,以及离别之情。
【译文】 万里风沙隔断,三湘水日夜流。 功成名就身白首,年底归客扁舟游。 黄鹄延归思,丹枫替别愁。 目送雁飞处,心静戏鸥头。 细雨黄陵庙,残阳杜若洲。 渐深桑梓敬,翻畏友朋留。 送远惭羁旅,临分忆旧游。 钟声衡岳曙,帆影洞庭秋。 风壤通蛮徼,烟霞拂帝丘。 交歌明月市,倾旆压云楼。 访菊逢徵士,行瓜识故侯。 为言憔悴客,敝尽黑貂裘。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长沙任职时写给好友李掾、赵宣慰、张征士
临川女 当日不知死,今日岂料生。 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荣。 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 谁能为此德,娄公名起莘。 注释: 1. 当日不知死,今日岂料生。:意思是当初不知道死亡,现在却意外地活着。 2. 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荣。:意思是即使死了也不遗憾,活着也不值得炫耀。 3. 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意思是可惜的是天地间还有生命存在,但比不上主人的仁爱。 4. 谁能为此德,娄公名起莘。
寄题傅尊师兄弟所作宁寿道院 钟荣之山千万峰,琵琶麈湖相叠重。 两翁入谷起台殿,半夜空山闻鼓钟。 猛虎如逢涧边石,飞龙却是云间松。 《黄庭》书罢人难见,《鸿宝》披残手自封。 度壑采芝随鹿迹,登厓望日蹑云踪。 已知尘世惟堪笑,不是神人定少逢。 辟谷有方桃更美,围棋无地橘相容。 但馀一念封人祝,未与人间万事慵。 注释: - 钟荣之山:指的是钟离山。 - 琵琶麈:一种古乐器,也用作地名。 - 两翁
【注释】: 自盱之临川早发:从盱眙到临川,早晨出发。盱眙,今江苏盱眙县;临川,今江西临川县。 扁舟催早发:用小舟催促早点出发。扁舟,小船。催,催促。 隔浦遥相语:隔着江岸远远地相互诉说。 鱼色暗连山:鱼的颜色暗连着青山。 石门树:指庐山的石门涧一带的树木。 杳杳一声钟:隐隐约约传来一阵阵钟声。杳杳,幽静的样子;钟,寺庙里报时用的打击乐器,这里代指寺庙。 如朝复如暮:像是早晨又像傍晚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内容表达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巨大、官民矛盾尖锐的社会现状。 诗句释义: - 大饥行:描述的是饥荒时期,粮食短缺,导致人们生活艰难。 - 去年旱毁才五六:说明去年的旱灾导致庄稼几乎绝收。 - 今年家家食无粟:说明今年的情况更加严重,连最基本的食物都难以保证。 - 高囷大廪闭不开:说明仓库里粮食储备很少,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 朝为骨肉暮成哭:形容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