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不知死,今日岂料生。
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荣。
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
谁能为此德,娄公名起莘。

临川女

当日不知死,今日岂料生。

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荣。

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

谁能为此德,娄公名起莘。

注释:

  1. 当日不知死,今日岂料生。:意思是当初不知道死亡,现在却意外地活着。
  2. 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荣。:意思是即使死了也不遗憾,活着也不值得炫耀。
  3. 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意思是可惜的是天地间还有生命存在,但比不上主人的仁爱。
  4. 谁能为此德,娄公名起莘。:意思是有谁能够拥有这样崇高的品德,就像娄师德(娄公)一样,声名远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生死观念和人生价值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比生死的意义,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道德品质的追求。
    诗的第一句“当日不知死,今日岂料生。”描绘了从无知到觉醒的过程。诗人在面对生死时,从最初的无知,到后来的觉醒,意识到生命的可贵。这种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和珍视。
    第二句“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荣。”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可贵。诗人认为即使死亡也不会让人感到遗憾,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荣耀。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肯定和尊重。
    第三句“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道德品质的追求。诗人认为虽然天地间还有生命存在,但比不上主人的仁爱。这种观点突出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个人生命的价值。
    最后一句“谁能为此德,娄公名起莘。”则是对那些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的赞赏。诗人认为有谁能够拥有这样崇高的品德,就像娄师德(娄公)一样,声名远扬。这反映了诗人对道德品质的推崇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的对比和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道德品质的追求。诗人的思想深刻而富有哲理,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