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仙亭下薛公桥,纷纷抵暮更连朝。
惟有桥西杨与柳,无情长系木兰桡。
诗句原文:
云锦溪棹歌五首 其五
译文:
在仙亭下薛公桥,云锦溪水层层叠叠,仿佛天上的锦绣。黄昏时分,夕阳西下,连着天边的第一缕晨光。只有桥边的杨柳和柳树,始终伴随着木兰舟的摇曳。
关键词注释:
- 云锦溪棹歌:一种描写江南水乡景色和生活情趣的诗歌形式,以轻快的语言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
- 仙亭:古代建筑的一种,通常建于山巅或湖畔,用以欣赏风景和进行宗教活动。
- 薛公桥: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位于云锦溪之上,因历史上有薛姓官员而得名。
- 垂杨:指杨柳树,常绿树种,树枝细长下垂,春季绿叶茂盛,秋季叶变金黄。
- 龙滩:形容水流湍急,犹如龙舞的江河。
- 孤舟:独自行驶的小舟,常用来比喻孤独或无依无靠的人。
- 知世途难:知道世上道路艰难曲折。
- 名句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的“云锦溪”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溪水的美景,而“垂杨尽处是龙滩”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困难与挑战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深思。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文学家揭傒斯所作,描绘了云锦溪的美丽景色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中通过“云锦溪”这一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垂杨尽处是龙滩”,这句诗不仅生动描绘出溪流的蜿蜒曲折和美丽,也暗示了人生的路途同样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揭傒斯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之美与人生之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展示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它让我们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并在其中找到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