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
【注释】 百年节序:一年中的节令。百:极言其多。 山阴俞不仝:山阴,即会稽,今浙江绍兴市。 杂板新腔:指曲调不同、变化多端的戏曲唱腔。 深杯腊酒:腊酒,用黄酒加糖制成的酒。 【赏析】 西湖邂逅山阴俞不仝连日欢饮席上口占 其三:此诗为诗人在杭州与俞大猷相遇后所写,表达了作者与俞大猷的友情和对俞大猷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悠远深远,富有哲理性。 百年节序喜清明,不负花时有几人。 百年节序
湖光只在断桥头,雨髻烟鬟一望收。 译文:西湖的美景只能从断桥上眺望,烟雨中的柳树和花枝在雨中显得更加柔美,如同女子的发髻和鬓发一样。 注释:湖水、断桥、雨、髻、鬟:均为西湖的景物。 我是当年旧游客,试凭杨柳说风流。 译文:我想起了当年在西湖游玩的日子,那时候我们曾在杨柳树下畅谈风月之趣。 注释:游客、杨柳、说风流:均为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注释:天气微寒,轻雾弥漫,仿佛是山阴的俞不仝在养花。桃花堤十里长,像锦绣一样缠绕着。桃花还没有结束,你暂且留在这里,现在我已经来到了六桥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俞不仝连日欢饮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虞山:今江苏省常熟市西南的虞山,有“吴中第一峰”之称。红树:指枫树。昔游时:从前游玩时。巴城:古县名,治所在今四川省宜宾县。棹(zhào):船桨。霜气:指秋天的雾气和霜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巴城县游览虞山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过去游览虞山时所见到的景象和感受。后两句写今天又重游虞山时所看到的景象。前两句回忆从前,后两句写眼前。全诗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注释: 甲子年新年试笔作画兼题二绝句以示家弟无垢,此诗是说我今年五十岁将带着全家到武林(今属浙江杭州市),有一座别业在皋亭桃花坞中。山水佳处也。 买得桃花一坞深,清泉白石久盟心。 注释: 买到了桃花盛开的一坞深处,清泉白石一直是我心向往之的地方。 今朝便是知非日,一往仙源何处寻? 注释: 今天是知道是非之日,到哪里去寻找那神仙居住的地方呢。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五十岁的新年
西湖邂逅山阴俞不仝连日欢饮席上口占其四 千岩万壑不曾看,一水悠悠欲渡难。 与子相期仍未定,不如且尽眼前欢。 注释: 千岩万壑不曾看:千岩万壑,形容山多。不曾看,没有仔细观赏。千岩,指许多山。万壑,指很多沟谷。 一水悠悠欲渡难:一水,指西湖。一水悠悠,形容湖流平静,如丝带般流动。欲渡难,意思是难以渡过。 与子相期仍未定:与子,指俞不仝或你(俞不仝)。相期,期望相聚。仍未定,尚未决定。
甲子元日试笔作画兼题二绝句示家弟 黄村桥头树色深,遥怜入竹向山心。 能添草阁山腰里,李径桃蹊不用寻。 注释:在黄村桥头看到树木的颜色很深,我遥想它们深入竹林向着山中生长。如果能增添一个草阁在山的腰里,李径和桃蹊就不用去找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首联“黄村桥头树色深,遥怜入竹向山心”,描绘出黄村桥头春色浓艳的景象;“遥怜”两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颔联“能添草阁山腰里
【注释】 阊门:指南京的秦淮河上的水关,也称“水西门”,在今南京市中华门外。即事:即景诗,写眼前景物的诗。 江上:指秦淮河上。凉风:秋风。 生愁:引起愁思。 金阊:指金陵(今江苏南京),当时为六朝时建康的旧称,这里借指南京。冶游子:冶游的人。 回船:指游船上的灯火。不自由:指游船因夜幕而停泊不动。 【赏析】 《秋夕》,是诗人于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二年)秋天所作。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
注释: 每爱疏林平远山,倪迂笔墨落人间。 喜欢疏朗的树林和平坦的远山,倪元璐的绘画风格如同他的字。 幽人近卜城南住,写出春风水一湾。 隐居的人最近在城南定居,画出春天的江流蜿蜒如一弯新月。 译文: 喜欢疏朗的树林和平坦的远山,倪元璐的绘画风格如同他的字。 隐居的人最近在城南定居,画出春天的江流蜿蜒如一弯新月。 赏析: 这首题画诗是作者为好友孙山人的画作所作的题词。首句“每爱疏林平远山”
【注释】 诗肠:诗人的诗歌才能。分无丽句壮君行:没有美丽的诗句可以壮您的行色。君:指平仲。黄梅雨:一种夏季多雨的气候,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时期。烟波柳外城:城外的烟波蒙蒙,杨柳依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江头目送好友离去,心中无限感慨,于是挥毫写下了这首送别诗。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不舍之情。 第一句“老去诗肠唤不应”,写诗人年岁已高,但诗才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