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联琇
【诗句解读】 第一句:自福宁旋省度白鹤岭 - 注释:“自”表明这是某人的行为或状态。“福宁”是地名,可能是一个地点或机构的名称。“旋省”可能是指返回或暂时停留。“度白鹤岭”说明这是在某个地方通过或者经过一座名为白鹤的山岭。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从福宁(可能是一个地方或机构)出发,前往通过或经过一座名为白鹤的山岭的情况。 第二句:陡绝舆夫肩,高出飞鸟翼 - 注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自福宁旋省度白鹤岭》。诗的内容如下: ```plaintext 自福宁旋省度白鹤岭 ``` - 诗句注释: 从福宁(今福建福清)返回后,经过白鹤岭。 ```plaintext 昨出泰山道,不惊泰山高。 山麓犹挽车,邪许随鸣钟。 仰瞻但雄伟,峭峻非所褒。 兹岭即州镇,敢向乔岳骄。 胡为更耸峙,孟隘加韩豪。 绝壁坏通马,人行若升猱。 傥使移东封,知让谁摩霄。 共惜堕荒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春兴 劳久思一间,间来即生懒。 观书亦云适,胡为卧持卷。 一叶未及翻,颓然合双眼。 睡味与书味,酝酿十分满。 不知春昼沈,花阴渐斜转。 卷从手中堕,枕低恣蹂践。 有如带宿酲,软饱浪抛盏。 觉来闻书声,童塾课方展。 何以导儿曹,此生太偃蹇。 旁人谬相谓,高卧非荒湎。 梦中岂得句,呓语兴不浅。 走觅南邻伴,斋扉反扃钥。 春晴谁不出,我亦一登阁。
春兴(其一) 浮远余空亭,乃在君山巅。 我楼与亭对,下视皆麦田。 恍共山灵博,碧罫为棋盘。 又如竞妆服,藻野兼缛川。 注释: 1. 浮远余空亭:指位于高远之地的小亭子。 2. 乃在君山巅:“乃”字在此句中作为动词使用,表示“位于”。 3. 我楼与亭对:我的楼和这个小亭子相对。 4. 下视皆麦田:从楼下向下看,都是一片麦田。 5. 恍共山灵博:“恍”字在这里表示一种模糊的感觉,“山灵”指的是山神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寄园树槐柳 - 解释:在寄园种植了槐树和柳树。 - 关键词:寄园、槐树、柳树 - 注释:寄园可能是作者居住的地方或某个园林的名字。 - 赏析:通过描绘寄园中的树木,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及对居住环境的依恋。 2. 秾春但一碧 - 解释:春天的景色只有一片翠绿色。 - 关键词:秾春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后迁居河南巩县,自称“杜陵野老”,世称其为杜少陵。他是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战争、人民疾苦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之作,这些诗作都充分体现了他关心民生、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诗句及其翻译: 缭垣皆蔓菁 —— 绕着围墙的都是蔓菁 多日茁新芽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写了作者前往福宁白鹤岭途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身登白岩鼻,足踏巨鳌背。”描绘了作者站在白岩山顶,脚踩在巨鳌的背上,形象地展现了山高路险、气势磅礴的景象。 第二句“攀天不盈咫,观海直穷界。”进一步描述了作者登山观海的壮阔景色,仿佛天地相接,无边无际。 第三句“闽陬恒燠无冬令,到此严飙飒衣带。”表达了作者对当地气候特点的认识,认为这里的冬天并不寒冷。
三百三十有三士亭,吾闻羊城使院仙掌石。 当年刘宋疏药洲,锾罚罪人运灵壁。 鲰生不作岭南游,未抉榕根摩藓刻。 落星浩劫话沧桑,遥悯千夫困鞭策。 何如遗爱播瓯闽,庭贽纷纶献瑶席。 北平学士创池亭,点首诸樊语鸿迹。 珊瑚入网竞罗珍,羔雁成群俨披籍。 归装不压郁林船,载酒奚夸扬子宅。 后来司空摹作图,题墨曾邀先大夫。 诗中恨不拜石丈,太息輶轩迅一驱。 夙披手泽怅难见,两世神交迟觌面。 石渐兀臲亭更倾
乌兔倏东西,天行若旋磨。 我年日以增,我志日以挫。 回思昔所业,不值一涕唾。 伤哉迷复凶,蜜没矫游惰。 朝光海上升,起起毋耽卧。 百年曾几何,一半睡乡过。 莫打黄莺儿,留啼惊梦破。 注释: - 乌兔倏东西:形容时间飞逝,乌和兔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这里比喻时间像东走西走的乌和兔一样飞快。 - 天行若旋磨:比喻天道运行就像旋转的磨盘一样,不停转动。 - 我年日以增:我的年岁一天天在增加。 -
诗句解释 1 结交不识心 - 表达了在交友过程中,不能仅凭表象或表面判断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和意图。 2. 终非计之上 - 意味着单靠计谋是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3. 君谓河冰坚 - 指的是某人(或某物)表面上看似坚固、稳定。 4. 其下翻潜浪 - 即使看起来坚硬,底下却可能有不可预测的暗流或变化。 5. 浪翻无已时 - 比喻事情的变化无常,难以预料,没有尽头。 6. 冰也成流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