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熥
《乌栖曲其一》通过日暮乌栖、落日衔山等物象,暗示荒淫的君王不可避免的乐极生悲的下场。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高楼四面栽杨柳:在四座高楼上种满了杨柳,描绘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2. 白马骊珂暂回首:白马和骊色的马络头暂时回头,象征着过往的辉煌。 3. 玉壶美酒任君沽:玉制的酒壶里的好酒任由客人购买,表现出主人的慷慨大方。 4. 妾身十五已当垆:我十五岁时就已经学会了卖酒
酬陈伯孺春日见访之作 我宁不得意,幽居嗟陆沉。 稚子门外呼,有客来相寻。 论心意已惬,握手情何深。 新诗馀万言,居然正始音。 谈深梅雨歇,坐久春鸠吟。 日暮别我去,怅然劳此心。 注释: 予宁不得意:我不但不得意,反而心情愉快。 霁:天晴。 童:小孩。 有客来相寻:客人来了,我很高兴,于是出来迎接。 意:心里的想法,志趣。 惬:满意,心满意足。 交臂:手拉手。 新诗:新作的诗。 余:剩下。 居然
塞上曲 将军出北平,匈奴争遁走。 鼓振天地昏,令出风雷吼。 边霜裂旌旗,塞月寒刁斗。 系俘受降城,屯兵井陉口。 归来见至尊,自献单于首。 译文: 将军从北平出发,匈奴争相逃窜。 战鼓震天动地,令出如风雷般怒吼。 边防上的霜冻裂开了旗帜,边疆的月夜中寒气逼人,士兵们手持长矛守卫。 将战俘带到受降的城堡,士兵们驻扎在井陉口。 回来后见到皇帝,自请献上单于的人头。 赏析:
【注释】 春日白纻曲:即《春游夜饮白纻楼》,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友人们一起在春日晚霞中饮酒赏景,欣赏美景,享受快乐时光的情景。 辛夷:指木兰,一种落叶灌木植物。 金羁:指马鞍上的金属装饰。 黄莺:鸟名,黄色的嘴。 赏析: 此诗描绘了春天傍晚的美好景色,通过描写朋友聚会饮酒、赏花、观赏黄莺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整体上
【注释】 1. 南国:古代泛指南方。2. 佳人:美人,美女。3. 嫁与东邻儿:嫁给邻近的男子为妻。4. 愿言结生死:愿你能同我一起死生相依。5. 良人轻别离:丈夫轻易地与我分别。6. 阊阖门:长安城门名,因在长安城西,故称“西阙”。7. 河清:河水清,水清无鱼,比喻太平盛世。8. 双鲤:书信。9. 同心结:用线结成的同心形结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弃妇的怨词。诗中通过女主人公的口吻
注释: 微灭银灯隔重幔,宛转娇声恣啼唤。 不辞今夕尽风流,只愁明日见君羞。 赏析: 《乌栖曲》是乐府古题,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本诗是其第二首,描绘了一位美女在夜深人静时对恋人的倾诉之情。 “微灭银灯隔重幔”,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微灭的银灯,隔着重重的帷幕,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中的繁华与奢侈,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地位。 “宛转娇声恣啼唤”
这首诗的注释是: 玉肌起粟寒相侵:形容肌肤因寒冷而起粟。 金壶美酒对君斟:用金壶盛着的美酒,敬献给君王。 麝兰香气罗衾满:麝香和兰花的香气,充满了被褥。 夜长转觉氍毹暖:夜长了,觉得地毯也暖起来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室内景象的诗。首句“玉肌起粟寒相侵”形象地描绘了肌肤因寒冷而起粟的画面,表现了冬日寒冷的气息。第二句“金壶美酒对君斟”则展现了主人为了给客人献上美酒,特意准备的情景
诗句释义如下: 月儿已经衔着山半腰的灯要熄灭了,女子穿着罗衫,掩面哭泣着送别情郎。 译文: 月光已将山半腰的灯火映得摇曳生姿,但那灯火似乎也感受到了离别的悲伤,渐渐暗淡下去。女子披着薄薄的罗衫,泪水如雨滴般滑落,她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孤独。她默默地注视着那盏将要熄灭的灯火,仿佛在寻找着什么,又似乎在回忆着与情郎共度的点点滴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月夜下,目送心爱之人离去的情景
诗句如下: 帐中弱态含娇妩,一夜为云更为雨。 汝南鸡啼天未明,与君还尽片时情。 译文如下: 帐中美女娇媚含羞,一夜间变成云彩化作雨水。 汝南的鸡啼叫还未天亮,与你共度短暂的时光。 赏析如下: 这首诗是李白《乌栖曲》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帐中娇媚含羞的画面,她的变化多端让人难以捉摸。而这位女子在一夜之间化为云彩和雨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她神秘而多变的特性。接着
诗句解析: 1. 皎月入房帷,凉风吹衣襟。 - 这句描述了夜晚的情景。皎洁的月光透过房间的窗帘,清凉的夜风轻轻吹拂着诗人的衣衫。 2. 游子远行役,少妇鸣清砧。 - 这句表达了离别的情感。描述一个远行的游子和在家等待他的少妇,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被这声清脆的砧声所连接。 3. 良夜既已永,怀人益以深。 - 这句描绘了长时间的夜晚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在漫长的夜晚中,这种思恋之情愈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