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廷瑞
诗句注释 1. 帆影斜阳里:帆影在斜阳映照下,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2. 与芦花、分风飞过:形容船帆在风中飞舞,仿佛与芦花共舞。 3. 落星遗此:比喻这里曾是落星寺,如今只剩下了残破的遗迹。 4. 瓦老苔荒钟鼓陋:形容寺庙已经破败不堪,只有瓦片和苔藓还在。 5. 斑剥,残碑无几:形容残存的石碑上满是斑驳的痕迹,数量已经不多了。 6. 想此处、阅人多矣:想象这里曾经经历过多少人的故事和岁月。 7
诗句解析: 1. 悠悠楚水,霭霭吴云 - 描述了楚水(长江的支流)和吴云(指苏州附近的云气)的景象。楚水是长江在湖北一带的水流,而吴云则可能指的是江苏一带的云雾。这里通过“悠悠”和“霭霭”形容水和云的动态和静态美,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 2. 孰作之合,胡然而分 - 这两句表达了对于某种关系或事件的开始与结束的感慨。"孰作之合"指的是是谁促成了这种合作或结合
【注释】 瞻:看。望、弦:比喻日月。 慨:感慨。有芹与于池:比喻有志向的青年。 式:语助词,无实际意义。其:代指必大。 勿:不要。远:远离。 【赏析】 此诗以景写情,以物喻志,表达了作者对梁必大的深情厚意。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幽雅。 首联“瞻彼日月,有望有弦。”用日月比喻时光,表示珍惜时间;用弦比喻年华。 颔联“慨彼中年,别友实难。”用“慨”字表达感慨之情。用别友难来表达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青玉案·泛大江 [宋] 辛弃疾巨舟双橹鸣鹅鹳。千万顷、玻璃面。宇宙浮萍堪永叹。黄唐开辟,秦隋争战。不把江山换。 芦花新雪秋撩乱。何处渔舟起孤筦。一片古愁萦不断。平沙矮树,溪烟荒岸。落日西风雁。 注释 【注释】 巨舟:大船。双橹:指双浆。鸣:象声词,形容桨拍水面的声响。鹅鹳:鹅鸭。古代称鹅为鹄(hú),鹳为鹤。 【译文】 乘着巨大的船只,双桨划动发出的声音好像鹅鹳的鸣叫,浩浩荡荡。千万顷的水面上
【注释】 吴云霭霭:吴地云气茫茫。 楚水悠悠:楚水波涛滚滚。 眷念庭闱,道阻且修:怀念故乡,道路艰险而漫长。 为贫而仕,匪食孰求:因贫穷而做官,没有俸禄谁去做官呢? 曷不偕来,以解尔忧:为什么不一起来,可以解除你的忧愁。 【赏析】 送别梁必大归杭省亲的诗《送梁必大归杭省亲》,是作者晚年在杭州所作。 首联“吴云霭霭”,点明地点;“楚水悠悠”描绘了江流之景。这两句写离别前的景象,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None} { 《浣溪沙 · 送别》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的词作。下片中,“柳絮低迷千里梦”与“桃花荡漾一江春”两句,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未来路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分别的无奈和哀愁。下片中,“柳絮”和“桃花”都是春天的象征,而“低迷”和“荡漾”则描述了它们随风飘动的状态,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凄凉,更增添了分别的哀愁。下片以柳絮和桃花为媒介
【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腊前香”。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韵。上阕第一、二句为过片;过片第三、四句与上阕第三、四句押同韵。 黄花:菊花。 楚事悠悠:指楚国的衰亡史。楚,战国七雄之一,故都在今湖北江陵,春秋时为楚国,秦灭楚后分其地域置郡县。 晋事悠悠:指晋国的兴衰史。晋,战国七雄之一,故都于今山西太原,春秋时为晋国,周威烈王赐封韩赵魏为诸侯,晋遂亡,三国鼎立。 三径:三条田间小路。 渺中洲
满江红·赋竹樽 千亩君封,新移就、美泉天禄。形制古,椰樽嫌窄,瓠壶嫌俗。爱酒步兵缘业重,平生所愿何时足。再来生、竟堕此林中,充其腹。秋入洞,鉴金筑。春出户,跳珠玉。想宜城九酝,叶光凝绿。驴背夕阳同倒载,醉乡只在筼筜谷。问东坡、何独饮松醪,还思肉。 注释: 千亩君封,新移就、美泉天禄。形制古,椰樽嫌窄,瓠壶嫌俗。爱酒步兵缘业重,平生所愿何时足。再来生、竟堕此林中,充其腹。秋入洞,鉴金筑。春出户
眼儿媚·寓城思归竹庵留行赋呈 暖云挟雨洗尘埃,刬地峭寒催。燕儿知否,莺儿知否?厮句春回。 小楼日日重帘卷,应是把人猜。杏花如许,桃花如许,不见归来。 赏析: 《眼儿媚·寓城思归竹庵留行赋呈》是宋代诗人黎廷瑞的作品,此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怀念。首句“暖云挟雨洗尘埃”,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天气变化,为下文的情感铺垫;“燕儿知否,莺儿知否
诗句:回棹百花洲。迢迢碧玉流。听笛声、何处高楼。如此江山无此客,虽有酒、奈何秋。 译文:诗人乘坐船返回,来到百花洲。望着前方,碧波荡漾,如同玉石一般清澈。他聆听着远处传来的笛声,询问那高楼之上是谁在吹奏。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诗人感叹自己如同这江水一般,虽然有美酒相伴,却无法驱散心中的孤寂。 注释:1. "回棹":指诗人乘船回到。2. "百花洲":地名,位于某地的河流中。3. "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