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融
【诗句释义】 1. 饮马临浊河,浊河深不测:饮马于浑浊的河水中,河流深邃不可测度。 2. 河水日东注,河源乃西极:河水每天向东奔流,但其源头却在西边尽头。 3. 思君正如此,谁为生羽翼:想念你如同此景,谁又能为你生出翅膀。 4. 日夕大川阴,云霞千里色:傍晚时分,大川被浓荫覆盖,云霞在千里之外呈现颜色。 5. 所思在河处,宛在机中织:思念之地就在河那边,仿佛置身机器之中织布。 6. 离梦当有魂
【译文】 清晨登上西北楼台,楼台高耸,石壁厚实。 宛城地势平缓,长安定立,三江口俯压其上。 排阶之上有鸟鸣,交疏之中过牛斗。 左右是会稽镇,出入具区薮。 越岩森然在前,浙江漫延其后。 此地实为东阳,由来山水乡。 隐侯有遗咏,落简余芳香。 具物昔未改,斯人今已亡。 我粤余忝藩左,束发事文场。 怅不见夫子,神期遥相望。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谪到东阳时,描写了东阳八咏楼的壮丽景色
诗句及译文 八座图书委,三台章奏盈。 举杯常有劝,曳履忽无声。 市若荆州罢,池如薛县平。 空馀济南剑,天子署高名。 注释 1. 八座 - 指尚书、宰相等高官。 2. 图书 - 指藏书丰富的学府或官府。 3. 三台 - 古代用以办公的三层建筑。 4. 章奏 - 文书和奏章。 5. 有劝 - 有劝酒之意。 6. 曳履 - 拖地而行。 7. 无有声 - 没有声音。 8. 市若荆州罢 -
注释: 日落桑榆下,寒生松柏中。——夕阳西下,天色已晚,但寒气却从松柏间生出。 冥冥多苦雾,切切有悲风。——天空中弥漫着浓重的迷雾,耳边传来阵阵悲凉的风声。 京兆新阡辟,扶阳甲第空。——京城里新建了坟墓,贵族豪门的住宅也空空荡荡。 郭门从此去,荆棘渐蒙笼。——从这个村庄出去,道路两旁长满了荆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为韦长史送葬时所作,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哀思。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次苏州:次,这里是停留的意思。次苏州意味着在苏州逗留,游览。 洛渚问吴潮,吴门想洛桥:洛渚指的是洛阳,而这里的“吴潮”指的是吴地的潮水,也就是吴地的潮汐。吴门则是指吴地的门,也即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洛桥是洛阳的一座桥,所以这里可能是诗人在询问吴地的潮汐情况,同时也可能在想象着洛桥的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嵩山石淙侍宴应制》。全诗如下: 洞口仙岩类削成,泉香石冷昼含清。龙旗画月中天下,凤管披云此地迎。树作帷屏阳景翳,芝如宫阙夏凉生。今朝出豫临悬圃,明日陪游向赤城。 注释: - 洞口仙岩类削成:洞口的仙岩像被刀削成的一样。 - 泉香石冷昼含清:泉水香气扑鼻,石头冰冷清澈。 - 龙旗画月中天下:就像皇帝的旗帜在月亮下面飘扬。 - 凤管披云此地迎:凤凰的管乐在云端中迎接。 -
注释:没有人嫌弃山小,僧人却喜欢这座寺庙的灵气。 殿宇高耸,神力充沛,龙气活络,客人的画作生动传神。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惠聚寺所作的题咏。第一句“人莫嫌山小”,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山并不嫌弃的态度,因为他知道,只有山才能承载住这座寺庙的灵性。第二句“僧还爱寺灵”,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灵气,这里的“灵”可以理解为“灵气”。第三句“殿高神气力”,赞美了寺庙的高峻和神性
注释:旅魂在塞北被惊扰,回家的希望断绝了。春风如果能寄去,就暂时绕道进入闺房。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边塞诗作。诗中“塞上”“归望”点出题目,“旅魂”“春风”是全诗的感情基调,而“若可寄”则使诗情升华,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强烈愿望。这首诗语言质朴,风格苍凉,意境悲壮,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王维与友人杜审言在洛阳分别时的情景,以及他对友情的感慨和思念。 诗句注释: - 斑鬓今为别:斑鬓,指的是头发花白。现在我要告别你啦。 - 红颜昨共游:红颜,形容女子年轻貌美。昨天我们还一同游玩。 - 年年春不待:年年,表示每年。春天每年都不等待我们。 - 处处酒相留:处处,表示到处。酒都挽留着我们,让我们留连忘返。 -
【解析】 本诗是作者在江边驿馆看到江南的景色,触景生情,想起故园的桃李盛开,不禁思念起故乡。全诗以“寒食渡江南”开篇,点明了题意;第二句中“忽见浔阳水”,即看见江南的水,而“宋家潭”则是指代自己的家乡;第三句“疑是宋家潭”,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第四句“明主阍难叫”,则是表达自己因不能为国效力、报效朝廷而产生的愤慨之情;最后两句“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