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台
诗句释义 1. 东湖老人朱季曹,爱客不减扶风豪。 - 东湖老人:指的是东湖边的一位老者,可能是当地的知名人士。 - 朱季曹:可能是这位老人的名字。 - 爱客:非常喜爱宾客。 - 不减扶风豪:形容其待人接物之慷慨大方,如同古代著名的贤人扶风豪(可能是指古代的名人或豪杰)。 译文 东湖的老人名叫朱季曹,他待人极其宽厚,就像古代的名士一样。 赏析 此句通过“东湖老人”和“扶风豪”的对比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忆昔读书西城寺,刘生手握青瑶字。言爱白附山中石上之飞泉,乞余为扫银河篇。 - 注释:回忆在西城的寺庙里读书的日子,刘生手执写有“青瑶”字样的书信。他表达了对白附山中石上飞泉的喜爱,希望我为他撰写一篇关于银河的文章。 - 译文:回忆起我在西城寺读书的情景,那时刘生手里拿着写有“青瑶”字样的信。他对白附山中的飞泉情有独钟,并请求我为他撰写一篇关于银河的文章。 2.
【注释】 蔡子木:指蔡襄,字君谟。 白石山:即庐山。 挟策:指辅佐帝王的文臣。 天颜:皇帝的面容,比喻朝廷。 咫尺:形容非常近。 云情海思:指飘荡不定的思想和情感。 奇文:杰出的文章。 鲸鲵:比喻危害国家的人。 雕鹗:比喻有才能的人或物。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和南岳衡山。 三川:指长江、黄河、淮河三条大河。 霅水曲:指霅溪水边的曲折小路。 抱瓮图
诗句赏析: 1. 第一段: - 原文:“城上明月楼长在,楼中明月应不改。” - 注释:城上的明月楼依然耸立,楼中的明月应该永远保持不变。 - 赏析:诗人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不舍,同时通过“长在”与“应不改”,传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永恒性和不变性的深刻认知。 2. 第二段: - 原文:“古人风流今已空,今人徒悲古人代。” - 注释:古人的风流已经消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宴桃源作》。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七月大野号天风,黄河浊浪高排空。 - 这一句描绘了七月里,在广阔的大地上,黄河的水势如同狂风一般呼啸,浊浪翻滚,直冲云霄。 2. 桃源县前系孤缆,楼船夜宿星雾中。 - 描述了在桃源县前系上一只单独的船缆,夜晚时,楼船停泊在星光朦胧的夜空下。 3. 桃源县尹余邦彦,扁舟截浪来相见。 -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描写了楼船将军何雄豪的英武,二联描写了下邳城下的秋宴盛况,三联描写了州中太守与友人欢聚的情景,五联描写了酒宴上的哀丝急管和北斗倾天河,六联写月色剑戟森相映,翠旗羽葆纷荡摩。最后写为君痛饮还高吟,一觞一曲散冲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 (1) “漕师刘北华”:指诗人的朋友刘北华。漕师即水师。 (2) “楼船将军何雄豪”,描写了楼船将军的英武,何雄豪是唐代著名将领
这首诗是诗人在福建任职期间写给张使君的,表达了他对张使君的赞赏和期望。 诗的前两句“长安冠履集如云,风尘中识张使君。”描绘了京城繁华的景象以及他在风尘中认出了张使君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张使君的深厚感情。 “牙校双辔雕玉勒,马上揖鞭见颜色。”描述了张使君威武的形象以及他对待诗人的态度。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张使君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翩然顾我苑西庐,倾情倒意无所惜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请息朱弦唱,听我一山吟。 这句诗的意思是请求你停止弹奏朱色的琴弦,听我讲述这座山的故事。 2. 绮甍绣户围碧草,王孙第宅何深沉。 描述了一座华丽的建筑(可能是王孙的府邸)周围绿草如茵,显得深邃而神秘。 3. 黄金为涂丹雘错,赤玉垂栊摇珠箔。 这里的“黄金为涂”可能是指建筑的表面用黄金装饰,而“丹雘错”和“赤玉垂栊”则形容建筑内部的装饰豪华,使用赤色玉石。 4.
诗句: - 旄头夜犯燕晋墟,敌兵十万亘穹庐。 - 天子九重按神剑,将军五道驰军书。 - 大同城外烟沙动,天骄马饱矜驰鞚。 - 径引健肥突朔陲,窃窥金帛邀王贡。 - 北兵气势恣挥霍,抚军督帅计消愕。 - 裨校纷惊都护营,轒辒并弃嫖姚幕。 - 玺书捷下甘泉宫,安边将佐分才雄。 - 郎曹二镇参谋画,司马六师统制功。 - 由来勋业盛文儒,把君腰间金仆姑。 - 七擒岂可穷葛亮,三法岂必传穰苴。 -
【注释】 1、元: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送”。 2、慕元宝:慕,羡慕;元宝,指珍宝。 3、采珠赤水阳:采珠,指在赤水中采摘珍珠;赤水,即今天的长江。 4、智离与象罔:智,智慧;离,分开;象罔,传说中一种能辨别是非的野兽;将,率领。 5、至人: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6、韫匮储灵光:韫,蕴藏;匮,柜子;储,储藏;灵光,指道的光辉。 7、泯形索:使物的形状消失,寻找它的踪迹。 8、六籍:六经,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