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台
沛中歌赠钦进士赴沛公分司明代尹台诗意咏叹,沛县英才颂 君不见芒砀大泽嘘云气,沛中子弟兴如猬。可怜豪杰怨秦法,徒使黔黎哀鼎沸。 山东祸首不知数,草间澒洞昏尘雾。沛中壮士三千人,奋臂一呼白日暮。 沛公尔时拔剑出,马上河山开战绩。灭秦蹙汉指顾间,俎醢韩彭兵未息。 泗上归来血洗刀,沛中父老迎旌旄。游子悲歌对旧邑,战士猛气横新醪。 沛中高宴留十日,六军更寿欢无极。千秋万岁汤沐乡,五剧三条贵游宅。
诗句原文: 蓼花新涨动孤城,千尺虹梁截岸横。欲系仙帆无那远,中流箫鼓望双旌。 译文: 蓼花盛开,江面水位上涨,孤城被新涨的河水淹没。巨大的虹梁横跨在河面上,仿佛要将整个河流隔断。想要将仙船拴住,却发现它离得太远。只能看到江面上的箫声和鼓声,希望有旗帜能够升起。 注释: - 蓼花:一种植物,其花期在夏季,花朵为白色或淡紫色,果实椭圆形,种子黑色。 - 新涨:指江水因降雨或其他原因而上涨。 -
后经堂歌 后经堂,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的祠堂。据《宋史》记载,岳飞在绍兴六年(1136年)任潭州知州时,曾修建了一座“精舍”,并在其中悬挂了一幅巨大的画像,题名“岳侯”。后来,这座精舍被毁,但岳飞的名字却一直被传唱至今。 译文: 古堂遗址经几世,赵宋之南兹扁传。 释义:古老的殿堂遗址经过了几个世代的风霜洗礼,赵宋王朝的荣耀和辉煌在这里流传至今。 于乎岳公三大字,蛟龙岌嶪风雷缠。 释义:啊
诗句:竹枝词四首题陈侯东华送别图译文:三年为政似君无,人道莱芜釜有鱼。留得家携青色犊,升朝自驾旧来车。 注释:竹枝词四首题陈侯东华送别图,明朝尹台的作品。竹枝词和古桐乡,去思浑牵江水长。遥忆东华松独倚,残株犹足比甘棠。这首诗是描述诗人在陈侯东华送别图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送别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情厚意
竹枝词四首题陈侯东华送别图 竹枝与古桐乡,江水悠悠去思长。 遥忆松独立残株,犹足比甘棠。 注释:竹枝词是湖南湘西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常用于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和回忆,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江水景象和远望的松树,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古桐乡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而“去思浑牵江水长”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牵挂之情。在诗中,“遥忆东华松独倚,残株犹足比甘棠。”这句话描述了作者远望东华时
孟月行送袁驿丞之江东 孟月,即孟夏,四月。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为岁四季。孟月,农历四月份。 孟月雪花飘满路,春风不入长安树。 孟月,即农历四月。孟月雪花,指雪花。飘满路,指雪花纷纷扬扬落在道路上。春风不入长安树,春风不会吹入长安的树木。长安,今西安,古称长安。 行人鞍马在路旁,冻鸟无声飞难去。 行人,指袁驿丞。鞍马,指骑马。在路旁,指在路上。冻鸟,指因寒冷而冻僵的鸟。无声,指没有声音。飞难去
阳春三月,黄莺啼鸣,送君今日出长安城。 长安南去七千里,故乡迢递西江水。 西江水阔鸿雁稀,故乡今岁尺素违。 坟垄松楸飒夜雨,庭闾花竹残春晖。 三荆前户昨同荫,一鸟上林今独飞。 茅屋自支枫叶岸,钓船谁放芦花矶。 人生性情各有慕,焉用但羡黄金扉。 近者访旧长安陌,昔年豪族半芜没。 青云大第横道傍,白日高门少行迹。 徒夸盛气走风雷,不信繁华凋露月。 鸣钟列鼎况如是,单车独马竞何益。 始知富贵尽虚闲
【译文】 八月的燕京,风声呼呼叫,枯桑古柳纷飘摇。茫然送客感秋思,万里忽忆钱塘潮。钱塘潮势秋中盛,家家看潮箫鼓竞。星向海门转玉衡,月当天峤悬冰镜。冰镜玉衡寒荡摩,江光潮气横天河。空迎登丘望远海,安得挂席浮长波。羡慕君白舫乘秋风,南眺钱塘烟雾中。想归帝阙夸奇览,定赋观潮大海东。 【赏析】 此诗是送王缮部赴浙江分司之作,诗写钱塘江潮涌之状,抒发对友人赴任的深情。首联先写景,点出时间地点
诗的注释 1. 太宰高风:指的是高超的道德和才能。 2. 羽毛羡尔接青霄:比喻你如同高飞的鸟,能够到达很高的地位。 3. 通家谊厚怜交久:形容友情深厚,彼此关心已久。 4. 并署情亲惜别遥:在官职上是同事,感情上是朋友,离别时感到遥远。 5. 桐叶剪圭将去节:桐树叶被用来剪成圭形作为礼物,象征着对友人的尊敬和祝福。 6. 薇花照馆迟归旄:薇花象征着谦虚和低调,而归途中的旄牛则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
东华晓日照江楼, 冠盖云屯拥画舟。 借问南阳诸父老, 谁能挽取旧岑侯。 注释: - 东华:指陈侯的官邸或住所在东华(地名)附近。 - 晓日:早晨的阳光。 - 江楼:临江而建的高楼上。 - 冠盖:古代官员外出时所戴的帽子和车盖。 - 云屯:形容人多聚集。 - 南阳:古地名,这里是借用以代指友人所在的故乡或地方。 - 诸父老:诸位年长的长辈。 - 岑侯:指的是被贬谪的人,此处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