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芒砀大泽嘘云气,沛中子弟兴如猬。可怜豪杰怨秦法,徒使黔黎哀鼎沸。
山东祸首不知数,草间澒洞昏尘雾。沛中壮士三千人,奋臂一呼白日暮。
沛公尔时拔剑出,马上河山开战绩。灭秦蹙汉指顾间,俎醢韩彭兵未息。
泗上归来血洗刀,沛中父老迎旌旄。游子悲歌对旧邑,战士猛气横新醪。
沛中高宴留十日,六军更寿欢无极。千秋万岁汤沐乡,五剧三条贵游宅。
谁知今日歌风台,一丘废土藏蒿莱。请看帝图有销歇,焉得人事无倾摧。
从来时命论通塞,萧樊不遇终谁识。君行若见沛中人,为我幸谢屠缯客。

沛中歌赠钦进士赴沛公分司明代尹台诗意咏叹,沛县英才颂

君不见芒砀大泽嘘云气,沛中子弟兴如猬。可怜豪杰怨秦法,徒使黔黎哀鼎沸。
山东祸首不知数,草间澒洞昏尘雾。沛中壮士三千人,奋臂一呼白日暮。
沛公尔时拔剑出,马上河山开战绩。灭秦蹙汉指顾间,俎醢韩彭兵未息。
泗上归来血洗刀,沛中父老迎旌旄。游子悲歌对旧邑,战士猛气横新醪。
沛中高宴留十日,六军更寿欢无极。千秋万岁汤沐乡,五剧三条贵游宅。
谁知今日歌风台,一丘废土藏蒿莱。请看帝图有销歇,焉得人事无倾摧。
从来时命论通塞,萧樊不遇终谁识。君行若见沛中人,为我幸谢屠缯客。

诗词原文与翻译

第一段:芒砀大泽嘘云气,沛中子弟兴如猬。可怜豪杰怨秦法,徒使黔黎哀鼎沸。

  • 注释:芒砀指的是芒山和砀山,这两个山名在古代常被用作象征性的比喻,用以描绘广阔而荒凉的自然景象。大泽则是指广阔的湖泊或沼泽地,云气在这里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沛中子弟”指的是沛县的青年才俊。“兴如猬”形容他们如同刺猬一般,聚集在一起,充满了活力与反抗精神。“可怜豪杰”表达了对这些英勇之士命运的同情和惋惜。“怨秦法”反映了他们对秦朝严苛法律的不满和愤懑。“黔黎”即平民百姓,“哀鼎沸”形象地描绘了因不满秦法而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民众的愤怒情绪。
  • 翻译:芒山和砀山的大泽上空弥漫着希望的气息,沛县的青年才俊们如同猬毛般紧密聚集,他们的心中充满对秦法的不满和反抗之情,这种情绪使得整个沛县乃至周边地区的民众都陷入了深深的哀愁之中。

第二段:山东祸首不知数,草间澒洞昏尘雾。沛中壮士三千人,奋臂一呼白日暮。

  • 注释: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这些地区常常是政治动乱的焦点,因此被视为“祸首”。这里的“祸首”并不是指直接的政治领导人,而是指那些引发战乱、破坏社会秩序的势力或人物。“澒洞”形容混乱无序的状态,仿佛一片朦胧的迷雾。“沛中壮士”指的是沛县的勇士们。“三千人”表明人数众多,足以引起震动的力量。“奋臂一呼”意味着这群勇士振臂高呼,展现出他们的英勇和决心。“白日暮”描绘了战斗或行动达到高潮的时刻,太阳即将落山,象征着紧迫的战斗即将结束。
  • 翻译:崤山以东地区的政治动荡不断,那里的混乱局势如同笼罩在空气中的浓雾一般令人难以看清真相。沛县的勇士们数量众多,他们振臂高呼,共同对抗这股混乱势力,仿佛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迎接最后的战斗,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决心,为白日的终结做好了准备。

第三段:沛公尔时拔剑出,马上河山开战绩。灭秦蹙汉指顾间,俎醢韩彭兵未息。

  • 注释:沛公指的是沛县的刘邦,他在历史上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改革者。“拔剑出”象征着他勇敢地站出来领导这场斗争。“马上河山”形容他在战场上指挥若定,英姿焕发。“开战绩”意味着通过他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军事成就。“灭秦”指的是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蹙汉”则是在汉朝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俎醢”是对敌人残忍的处决方式,这里用来形容韩信和彭越这两位重要将领的结局。“兵未息”表明尽管战争结束了,但胜利的喜悦并未完全平息。
  • 翻译:当沛县的刘邦挺身而出的时候,他挥剑而出,立刻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取得了显著的军事成就。他不仅成功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还在汉朝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韩信和彭越这两位重要的将领,他毫不畏惧地采取了严厉的处决措施,彻底消灭了他们的势力,使得他们的军队未能继续扩张。

第四段:泗上归来血洗刀,沛中父老迎旌旄。游子悲歌对旧邑,战士猛气横新醪。

  • 注释:泗上指的是今天的江苏省一带,这里是刘邦起义的地方之一。“血洗刀”描述了战后的惨烈情景,战士们用鲜血染红了武器,这是对他们所付出牺牲的肯定。“沛中父老”指的是沛县的父老们。“迎旌旄”表示他们在胜利后热烈欢迎刘邦的到来。“游子悲歌”描绘了在外流亡的游子们回到家乡后的情景。他们面对熟悉的旧城,内心充满悲伤和回忆,同时也唱起欢快的歌曲来表达自己的快乐。“战士猛气横新醪”意味着战士们带着勇猛的精神和热情的酒水。
  • 翻译:当刘邦从战场归来,他用鲜血染红了手中的武器,这是他对过去艰苦斗争的纪念。沛县的父老们在胜利后热烈欢迎他的到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对于在外流亡的游子来说,回到故乡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力量的源泉。他们对着自己熟悉的旧城歌唱,歌声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希望。与此同时,战士们带着勇猛的精神和热情的酒水庆祝胜利,他们的心情就像这杯烈酒一样热烈而振奋。

第五段:沛中高宴留十日,六军更寿欢无极。千秋万岁汤沐乡,五剧三条贵游宅。

  • 注释:沛中的高宴指的是在沛县城内举行的盛大宴会。“留十日”意味着这次宴会持续了很长时间。“六军”通常指的是周代军队,这里可能是指由皇帝亲自率领的军队。“寿”是庆祝的意思。“欢无极”表示欢乐达到了极点,没有限制。“千秋万岁”是一种对帝王的祝福,希望他们寿命长久,福禄绵长。“汤沐”是一种古代贵族的生活状态,指的是享受温泉洗浴的待遇。“五剧三条贵游宅”中的“五剧”可能是指某种等级或职位的名称。“三”可能是一个虚数,用来强调尊贵的地位。
  • 翻译:沛县城内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持续了十天的时间。皇帝亲临指导这场宴会,使得整个仪式显得格外隆重而富有意义。这场宴会不仅是为了庆祝胜利,也是为了表达皇帝对沛中人民的深深感激之情。宴会结束时,人们的心情愉悦到了极点,仿佛时间也变得不再重要,因为他们已经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日子。

第六段:谁知今日歌风台,一丘废土藏蒿莱。请看帝图有销歇,焉得人事无倾摧。

  • 注释:风台指的是风台遗址,位于今天的徐州市附近。这里的风台曾经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变迁。“一丘废土”指的是这片废弃的土地,它曾经是繁华的所在,如今却荒草丛生,无人问津。“蒿莱”是用来描述杂草生长茂盛的植物,这里用来比喻这片土地的荒凉与破败。“销歇”意为消失或衰退。“人事”指人世间的事务和变化。“倾摧”是指彻底崩溃和毁灭。
  • 翻译:如今,当我们站在风台遗址上回望过去,不禁感叹这片曾经繁华的土地如今只剩下荒芜和衰败。请看那历史的画卷正在逐渐消退,我们无法避免这一切的发生。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人还是事,都难免会经历起伏和变迁,只有那些坚韧不屈的人和事物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