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
【注释】 苍梧:古郡名,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怀古:怀念古迹。三湘:指潇、湘二水汇合后流入大海的一段,这里泛指洞庭湖一带水乡地区。九疑:山名,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南薰:指舜帝,舜为五帝之一,以“南风”称之。帝巡:帝尧巡视南方。 “五弦惟托南薰奏”,意为舜帝在南巡之时,只演奏《南风》一曲。南风,即《南风歌》。 “二女何孤北渚思”,意为舜帝在北方巡游时,只有两个女子陪伴他思念家乡。二女,指娥皇和女英
【注释】 汉臣篇:指杜甫的《哀江头》。此题下注云:“少陵有《哀江头》诗,因作此篇。” 汉家宫阙入边尘,白草黄榆问远臣。——汉家宫殿已被战争尘埃笼罩,荒草丛生,白杨与黄榆掩映着边疆。 南越荒坟嘶石马,北庭清露泣金人。——南方的荒废墓地中,石马长嘶;北方的清冽露水里,金属制的祭器在哭泣。 山河不改千秋色,卫霍原轻百战身——江山依旧,景色永恒;卫青和霍去病等将领曾经为国建功立业,身经百战
【注释】 厓门:今浙江宁波市东。断好音:断绝友好的书信或消息。两厓:指浙江宁波的两座山,即象山、雁荡山。松柏:比喻忠贞不渝的臣子。鱼鳞屋:指古代宫殿建筑的一种形式,用纵横交错的梁柱构成鱼鳞状图案。君臣会:皇帝与群臣在殿上会合议事。羊角风:指南方沿海地区常有的大风。社稷心:指国家安危所系之心。重译:多次翻译。海遥天上下:指海远天高,形势严峻。九州:指全国。金散鼎浮沉:言国家的存亡,如鼎之轻重不定
曹溪礼大鉴禅师塔 宝林天外指黄梅,花发菩提五叶开。 祖法云何便南去,新州元自具西来。 山间逐猎人终散,钵里降龙蜕已灰。 闻道此心无所住,愿随溪水日潆洄。 注释: - 宝林:佛教术语,指佛教寺院的宝殿、树林等。这里指的是禅宗寺庙。 - 黄梅:地名,位于今中国湖北省。在这首诗中,黄梅可能是指禅宗的发源地之一。 - 菩提:菩提树,常用于比喻觉悟或智慧。五叶开:指五叶莲花,是菩提的象征。 - 祖法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登楼: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远眺四周的群山。万山深入且登楼,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萧散看春不断愁,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到来时,虽然看到万物复苏,心中却依然充满忧愁的情感。 2. 朝雨疏烟摇大壑,夕阳空影纳神州:描述了早晨细雨和傍晚薄雾的景象,以及夕阳斜照在大地上的美景。这些自然景色映射出国家的辽阔和壮丽。 3. 七哀诗思无刘表,十赉文心有敬游
胶寒竹箭犹扬越,笛散梅花已汉关。 小月阵前云出海,骨都营外火连山。 江边玉帐楼船度,马上金钱御府颁。 百尺朝台两铜柱,汉家何日拓南蛮。 诗句释义与译文: 胶寒竹箭犹扬越,笛散梅花已汉关。 - 解析:描述边塞寒冷的环境,竹子和弓箭在寒冷天气中仍能使用,同时梅花飘散于汉关之旁,象征边关的开放。 - 译文:在寒冷的边境,竹子制成的箭仍在使用,而梅花则散布在通往汉朝的关口。 - 注释
【注释】 ①以乐府题作唐体五首:乐府是古代官署,掌管音乐和民间歌谣。唐体是唐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多用七言诗,讲究音韵格律,内容比较通俗。 ②三五:指农历三月十五日。二八:指农历二月二十八日。 ③丝竹管弦:泛指乐器丝竹和管弦。 ④若复不饮:如果再不喝酒的话。独归去:独自回家。 ⑤空:徒然、白白地。持与谁:送给谁呢? ⑥鸡黍:指家常饭食。寒家:贫苦人家。崇汉腊:庆祝汉族的春节。 ⑦虹梁:彩虹般的桥梁
始安郡寻访颜延年的旧迹, 颜延年在彩绘上画有归去风雅, 体态降元嘉自那以来时。 曲水流经三月皇帝的诏书下, 竹林诗中只有五君的篇章缀。 怀念故人定要浔阳醉, 从宦哪能因汨渚悲? 缓唱高凤的椅梧句, 桂林秋色净如月离离
昔昔盐 鸳鸯楼下乌欲栖,玳瑁梁间燕吐泥。 月晕圆随汉东蚌,天河倾向汝南鸡。 万方仪态华镫出,一笑横陈翠帐低。 愁见晓鸿征塞北,不知天将定辽西。 注释解析: - 《昔昔盐》: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对远征丈夫思念的诗歌,通过春日景色引发内心情感的抒发。 - 鸳鸯楼:象征一个充满爱意与期待的居所; - 乌欲栖:描绘了夜晚鸟儿归巢的情景,隐喻思妇渴望团圆的心情。 - 玳瑁梁间燕吐泥
【注释】 昔昔盐:乐府曲名。唐体:唐代诗歌的一种风格。唐体五首:即《咏史》、《咏怀古迹》等五首诗。将军:指汉将李广,字俊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不事渔阳:不回师驻守在渔阳郡。渔阳:汉郡,治所在蓟县(今天津)。参看前《长门怨》注。掺:通“禅”,静默。朱鹭:大白鹰。飞:飞翔。白马:泛指北方边关。涛:波涛。光景:光景变化。发:产生,显现。朱鸢:红鹰。城下:边关之下。捷书:军报。天声:天上的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