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雍
诗句翻译: - 奉命遥分阃外权,一麾诸将喜争先。乱山开道威声震,清野屯兵垒壁坚。元恶几多咸授首,移民百万尽归田。中原从此无遗患,羊杜勋名浪在前。 - 译文:我受命在遥远的边远地方指挥军务,士兵们都争先恐后地听我指挥。 - 乱山开道威声震,清野屯兵垒壁坚。元恶几多咸授首,移民百万尽归田。中原从此无遗患,羊杜勋名浪在前。 - 译文:混乱的山峦为我开辟道路,我的威名震惊四方。 - 元恶几多咸授首
平生不解干戈事,意指其一生未曾参与过兵器战争之事;承乏提兵着战袍,表达了诗人因被任命而穿上了战斗的服装;十载行边亲定乱,暗示了诗人在边疆服役长达十年,亲眼见证了社会的混乱局面并努力平定;有时望阙便登高,反映了作者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感受到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和对自由的向往;儗栽昼锦堂前菊,不咏玄都观里桃,意味着诗人不愿意像那些权贵一样追求物质享受,而是选择了朴素的生活;自古为臣须尽瘁
【注释】 昆冈:指昆仑山。火尽炎:指大火熄灭,喻战乱结束。胁从者:被迫参加的人。巨魁:首领或大官。清议:清正的议论。咸:都,全部。具瞻:值得瞻仰。播:传播。覃:广布。湘汉:泛指长江。飞潜:指鱼鳖之类水中生物。屈指:用手指计算着。众美兼:多才多艺。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作者在襄阳总督军务时所作。首联是说,大火熄灭后,胁从之辈也被歼灭了。颔联是说,朝廷中的人都推重清正的议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 (1)“奉使亲藩阅两秋”是说李行在靖江王府的时间已有两年多了,这一句中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从时间上看,两年多的时间已经足够李行熟悉和了解当地的环境了;其二,从空间上看,两年多的时间也足以让李行对当地风土人情有更深刻的体验了。 (2)“清才伟望许谁俦”中的“清才伟望”指的是李行的才能与品德都十分出众,“许谁俦”即“与何人相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题目为《五凤鸣阳》。全诗如下: 鸣阳老凤归丹穴,散出五雏千仞翔。 惊世音声谐九奏,丽天文采翊重光。 薛家昆弟终难并,窦氏诸郎足可方。 世德不衰名益振,尧庭行见进祯祥。 注解: - 鸣阳老凤归丹穴:鸣阳是指鸣凤的鸣声,凤凰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丹穴是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凤凰从那里归来,意味着吉祥和好运的到来。 - 散出五雏千仞翔:五雏指的是凤凰的五个孩子
注释: - 风仪楚楚映修髯,家法平生孝义兼。 - “风仪楚楚”形容人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映修髯”指映衬着修长的胡须。“家法”指的是家族的传统和规矩;“平生孝义兼”意味着一生都恪守孝顺和忠诚的美德。 - 大母久隆终世养,佳儿今作外台佥。 - “大母”在这里指的是母亲,“久隆”是指长久地受到尊崇或重视;“终世养”表示一辈子都在供养;“佳儿”是指优秀的儿子
【注释】 瘴雾:瘴气和雾气,指南方的湿热之地。 世卿:古代高级官员的通称,这里指杨叔简。 彩凤:传说中的凤凰,这里借指才华出众的人。 东里后:指东晋谢安,字安石,有文才,曾任吏部尚书。后来他的儿子谢朗,字处士,有文学才能,与谢道韫同为“二谢”。谢家子弟以文章著称,因此称人家为“东里”,这里指杨家子孙。 江西:今江西省。 忠宣、忠彦:指宋朝忠武军节度使、宋英宗皇后的兄弟赵允让;忠烈王赵令愿
这首诗是赞美张方伯父的,诗中描述了他作为幕宾被贬后随同受封,成为循吏功成引年。然后诗人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元亮归来三径在,韦贤老去一经传,表达了他对张方伯父的美好祝愿和期待。最后诗人用龙章焕、鹤绣鲜等词汇来赞美张方伯父的卓越才华和品德。 诗句释义: - 幕宾谪后随膺荐:张方伯父曾作为幕宾被贬,但是后来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和提拔。 - 循吏功成即引年:张方伯父作为一位循吏,他的功绩已经达到了顶峰
注释: 1. 送户部祁主事致和奉使便道还东莞省母复还京师:这首诗是送给户部官员祁主事致和,他奉命出使便道回乡探视母亲后,再回到北京。 2. 人曹郎佐非常士:人曹郎佐,这里指祁主事,非常士,即不是普通人。 3. 十载声华海内钦:十载,十年;声华,声望和风采;海内,四海之内,全国范围;钦,敬仰。 4. 奉使久持清白操:奉使者长久坚持清廉正直的操守。 5. 宁亲今遂孝思心:宁亲,让父母安宁;遂,实现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儿子的,表达了他对儿子的骄傲和期待。 我们来看诗句: 1. 乡井良田二十丘,吾儿何力遽能求。 - “乡井良田二十丘”:描述了一个广阔的土地景象,意味着拥有很多的土地。 - “吾儿何力遽能求”:表达了对儿子能力的认可,他能够轻易获得这么多土地。 2. 积金自愧元无计,干蛊谁知尽有谋。 - “积金自愧元无计”:诗人自谦地说,他没有什么积蓄,因为自己的才能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