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诗词原文】 踏莎行·将游岭南却寄 荔子香寒,珠宫色冷,绿溪雨暗桄榔影。枉将泪眼望南云,梦魂不度梅花岭。 翠羽双飞,素馨千顷,此方仍是繁华境。仙梅开日是来时,一枝归把相思赠。 【诗词释义】 荔子:荔枝 珠宫:荔枝壳 绿溪雨暗:绿色的溪流中飘落着细雨 枉将泪眼望南云:白白地用眼泪望着南边的云雾 梦魂不度梅花岭:梦中的灵魂不能穿越梅花岭 翠羽双飞,素馨千顷:翠鸟的双翅在空中飞翔
【注释】 (1)画阁妆馀:指画阁里的装饰物。妆:化妆。馀:残留。 (2)东风正早:东风来得正好。 (3)刀尺听啼鸟:指妇女缝纫时,听到窗外的鸟声。 (4)凌波:女子步履轻盈如在水中行走。 (5)树里人家:在树木丛中。 (6)堤边芳草:在护岸的绿草上。 (7)远山无数:远山像无数个重叠的山峰。 (8)频年苦忆:多年苦于思念。 (9)故园春:指故乡的春天。 (10)江南好:指江南风光好。 【赏析】
踏莎行 · 题幻盦日本双照 注释: 似水流年,如花美眷。玳梁拟得双栖燕。百无聊赖是西风,吹侬吹汝轻分面。 译文: 岁月流逝,如同流水,美丽而短暂的爱情。我想象着我们像双燕一样栖息在华丽的屋梁上。然而,面对生活的无聊和困境,我们不得不分离。这是由秋风引起的,它让我们各自飘散。 万里间关,千重缱绻。海天携手成佳愿。留将此意付图中,鸳鸯今后休飞散。 译文: 相隔万里,思念之情难以割舍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小阁当风,高楼听雨:写词人的愁思与秋夜之景;灯前辜负可怜宵,思量旧梦悲如许:写词人思念旧情人的愁苦之情;小有宾朋,略饶歌舞:写词人寂寞无聊的生活状态;百般影事从伊诉:写词人对往事的追忆;等闲收拾少年心:写词人对爱情的淡泊和无奈。 赏析: 此词描写了词人孤独寂寞的生活和深沉凄婉的情思。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全词情景相融,虚实相生,以景衬情,以虚带实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节序变换、感伤时序更替的怀人之作。“年时节物寻常有”,即指佳节重阳,菊花盛开。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独自登高饮酒赏菊,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作。 【答案】 踏莎行 江上听骚,篱边载酒。西风又值销魂候。园芜径冷不归来,黄花几度间重九。 佳色盈头,暗香满袖。年时节物寻常有。却愁持向画中看,近来人比黄花瘦。 赏析: 此篇为重阳节登高赏菊之作,以重阳节登高赏菊为背景
踏莎行 · 壬子又新秋 好月难圆,佳期易误。相逢只在堪悲处。学人眉样不成妆,窥帘笑煞东邻女。 斫断桂轮,推翻日驭。星球重造非前度。放开明月照河山,人间旧历从新注。 注释: 好月难圆,佳期易误。 相逢只在堪悲处。 相逢(相遇)只在于令人伤心的地方。(这里指夫妻离别的场所。) 斫断桂轮(砍下桂树),推翻日驭(把太阳车推翻)。 斫断桂树和推翻太阳车,是古人用来驱除不祥之物或恶人的巫术
踏莎行·题词,同里王复纪宣 【注释】: 芳孕兰荪:芬芳的香气孕育在兰花与荪草中(比喻美好的事物)。 幽依佳树:幽雅地依附于美丽的树木(比喻美好的事物)。 美人天末:天上的美女(比喻美好的事物)。 天末同归路:天上的美女们一起回到故乡的路。 一编金粉怨多情:一本充满金粉味的书信充满了多情的哀怨(比喻美好的事物)。 逢秋似惜秋无语:就像秋天一样,对秋天的来临感到惋惜却又无言以对(比喻美好的事物)。
【解析】 此词写农家生活之趣。首二句写寒霜摧折了瓜架、豆棚,田园生机少。第三四句写农家自采青菜、贮藏腊酒、备办丰盛的年饭。五六两句用典,“措大”指书生,“咬根谈”即“咬文嚼字”,言书生们只会空谈,不会做实事,而农民却能利用时机,及时种庄稼,以待春风到来时再收成。七八句写农村丰收的景象:金黄的麦穗、洁白的花朵、鲜红的果实,都预示着明年又是一个大丰年。最后两句是全词的总结,意谓农家的活计总是很好
【注释】 莎:一种草。 但爱容华,不成攀折:只爱好美丽的春花,不攀折它。 盈盈:形容树木枝叶繁茂丰满。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春景。起首二句点明“春”的主题。“人间”二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落花多的原因:因为人们不懂得爱惜,才使春天的花朵过早地凋零了。下片写惜春之情。过片二句写自己欣赏春花的态度:只是喜爱它的容姿,而不愿去攀折它。“盈盈”句写春花的可爱。“东风”句写春花的命运
注释译文及赏析 1. 诗歌原文: 寂寂帘栊,深深院宇。碧桃花下闻人语。闲情寻遍小阑干,东风犹袅馀香缕。 酒外啼莺,鬓遏飞絮。夕阳山色愁如许。游丝不解系春留,为谁偏逐香车去。 2. 翻译: 寂静的院落里,深深的庭院中,在碧绿的桃花树下,我听到了人们的谈话声。我在栏杆上闲庭信步,寻找春天的气息,但东风依然带着花的余香。 酒杯之外,有鸣叫的黄莺,鬓发间飘着飞舞的柳絮。夕阳下的山色让人感到深深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