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注释】 白纻(zhu1)衫:指女子的衣裙。 紫罗裙小:指女子的裙装。 断堤:堤岸上柳树因水涨而折断,故称。 阿谁:哪个人。 红楼:指女子的住处。 珠帘:帘子上的彩色珠宝。 叩槛(kǎn):敲着门框。 窥(kuī):偷看。 女伴:这里指的是女子。 【译文】 白纻色的衫裙轻柔,紫色罗裙小袖飘飘,堤岸上稀疏的柳树已经长出了新芽,我来到你的门前寻访你,不知你家门紧闭有谁来掩。 门外停歇着一只鸥鸟
【注释】莎:草名。斜阳:夕阳西下,太阳偏西。断梦:指花落如梦。病酒:因饮酒过多而生病。芳寒:芳香的冷气。雕阑:有花纹装饰的栏杆。六曲:曲折的小路。苍苔:青绿色的苔藓。倩影:女子轻盈的身姿。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好像在水上行走一样。纨扇:细绢制成的扇子。索题诗:请求别人为自己作诗。钗梁凤:妇女头上插着的金钗上所饰的凤凰形状的装饰品。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怀人的词。上片写黄昏时的庭院景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内容,理解其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首先看这首诗的题目是《踏莎行》,作者通过描写蝶、莺的归去来表现自己对爱情的思念之情。“蝶带愁归,莺将怨去”两句,以蝶、莺的离别暗示自己的离别
《踏莎行·枉渚》 原文: 一带篱笆,羝羊角痒。才穿寸许便成丈。茅山山上放悲声,恰闻沧海春潮声。 百尺石帆,凌风何往。有人柳外敲孤桨。张公吃酒李公颠,江头枉渚真成枉。 注释与译文: - 篱笆(Líbɑ):指田间的篱笆,用来圈养家禽或保护作物。 - 羝羊角痒(Dīyáng jiǎo yǎng):形容动物因为发痒而表现出的动作,此处用来形容内心的不安和渴望。 - 才穿寸许便成丈:原本只有一寸长
【解析】 本题是综合考查诗歌鉴赏的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全诗内容,理解诗歌情感。首先,理解诗句大意;其次,把握关键词语,如“荷花荷叶”“沙棠舰”“风凉”“月澹”“渔唱”等;再次,分析诗歌意境,最后,结合写作背景和手法技巧分析作者情感。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景到情过渡自然。词的首句点出时间、空间、环境。“已老垂杨,初成野菼”二句描写江亭周围的景物:垂柳依然依依,野菼初露尖尖的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从题材、主题、手法、语言等方面入手,指出它的核心特征和审美特色。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逐句分析,理解诗意,把握情感态度。最后,根据对诗歌的分析和理解,指出其艺术手法及其表达的效果。 此词以“初秋”为题,首句写月上窗棂,天已微明,风生庭树,草虫夜鸣;次句写今年多雨,天气寒冷,草木萧瑟;三、四句写蓼花未谢,芦花未飞
【注释】 湖上:泛指湖中。 羊欣:晋时著名书法家,善书法,曾为庾冰画扇,并写《南史》序。“当日原年少”,谓当年羊欣还年轻。 苍茫:渺远迷茫。五渚,五座小山。去人稀,人迹稀少。 鹧鸪(zhè gū):鸟名,形似鹁鸪而色微黄,鸣声哀切如“行不得也哥哥”。黄陵庙,在湖南湘水边,相传为屈原沉泪处。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词。词人借景抒怀抱,以抒发对国家兴亡、身世浮沉的感喟。 起首两句写湖中景色
【诗句释义】 莺鸟投掷金色细线,柳树抛掷翠绿长条。娇美的双眼懒于睁开。落花一夜嫁了东风,那无情的蜂蝶轻快地相许。 楼台高五尺,秋千上笑语声声。青鞋沾满了雨点,胭脂染红。千里之外流水送走春天,海棠花凋谢,无人欣赏。 【译文】 莺鸟投掷金丝细线,柳树抛掷翠绿长条。娇美的眼睛懒得睁开。落花一夜被东风嫁了,那无情的蜂和蝶轻盈地相许。 楼台高五尺,秋千上欢笑声声,青鞋沾满雨水,胭脂染红
【注释】 1. 四韵:指《踏莎行》的四句。 2. 六书: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3. 温文选:《文选》,是魏晋时期文学总集。 4. 绣床:刺绣的床帷。 5. 湘妃管:湘妃吹箫的故事。 6. 白璧难坚:比喻人或事物的美好,但难以长久。 7. 彩云易断:形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 8. 銮江:即长江南岸的江流。 9. 登高宴:指登高赏菊的宴会,泛指重阳节时的聚会。 【赏析】
踏莎行·题美人画扇 注释: - 点点凌波:形容美人步履轻盈,如同踏在水波之上。 - 些些眉妩:形容美人的眉毛轻轻弯曲,带着些许妩媚。 - 玉莲花下私行去:形容美人在荷花盛开的地方偷偷离去。 - 花光脸色不分明:形容美人的面容在花影中显得模糊不清。 - 红酥欲凝娇无语:形容美人因害羞而脸颊泛红,表情柔和却不愿说话。 - 醉玉如烟:形容美人饮酒后的容颜如同烟雾般朦胧。 - 汗妆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