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窗棂,风生庭树。初秋便觉天难曙。今年多雨已深寒,草虫一夜床头语。
才见蓼花,未飞芦絮。江湖寥阔空延伫。几行锦字自何来,只应鸿雁知他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从题材、主题、手法、语言等方面入手,指出它的核心特征和审美特色。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逐句分析,理解诗意,把握情感态度。最后,根据对诗歌的分析和理解,指出其艺术手法及其表达的效果。
此词以“初秋”为题,首句写月上窗棂,天已微明,风生庭树,草虫夜鸣;次句写今年多雨,天气寒冷,草木萧瑟;三、四句写蓼花未谢,芦花未飞,却因江阔空寂而徒然伫立;五、六两句写锦笺寄来,但不知所托何人,只知鸿雁南去,知道有人远在天涯海角。全词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情。
词中“才见”、“未飞”、“江湖”、“几行”等词组都富有表现力。如“才见”、“未飞”,既写出了季节特征,又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特征,表现出一种迟暮之感;“江湖”二句,则写出了作者的心境:自己身在异地,思家念亲;同时,也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寂寞,漂泊无依。
【答案】
(1)译文:
月光映照在窗棂上,一阵凉风吹进庭院里的树叶。一进入初秋便觉得天色难晓,今年又多雨水,气候寒冷。一夜草虫在床头唧唧私语。刚看见蓼花凋谢,还未看到芦花飘飞,却因为江水辽阔空旷而独自徘徊。几封信笺是从何处寄来的?只有大雁知道它的去处吧。
(2)赏析:“月上窗棂, 风生庭树。初秋便觉天难曙。今年多雨已深寒, 草虫一夜床头语。”起三句写景,点明时间是初秋时节, 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月上窗棂, 天已微明。风生庭树, 草虫夜鸣。此时正是秋天的夜晚,秋风阵阵, 吹入庭院, 使人感到秋意渐浓。这几句描写的景色清新淡雅、宁静幽美。
“才见蓼花, 未飞芦絮。江湖寥阔空延伫。”这三句紧承上片末三句而来。词人见到蓼花凋谢, 尚未看到芦花飘飞, 但却因江阔空寂而徒然伫立。这里用了一个“才见”和一个“未飞”, 突出了时间与季节的变化。“才见”“未飞”二字, 不仅写出了季节特征, 而且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特征, 表现出一种迟暮之感。
“几行锦字自何来, 只应鸿雁知他处。”这两句是说, 这几行书信是从哪里来的?只有大雁知道它的去处吧。这一句将读者带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中, 让人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寂、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