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深深碧鲜痕。
梨花满地不开门。
一生消得几黄昏。
何处朱阑初倚笛,谁家绮席正开尊。
从来顽石是无魂。

诗句大意为:在一个宁静的山坡下,芬芳的兰草刚刚萌发出嫩绿的新芽。一条伸向松林的小径幽深而宁静,路上看不到一点烂泥,非常洁净。在绿茸茸的草地上一直铺展到清澈的溪水中,那清澈见底的溪水仿佛被兰草染上了绿色。

接下来为您提供《浣溪沙·黄昏》的译文:

小院深深碧鲜痕,梨花满地不开门。一生消得几黄昏,何处朱阑初倚笛,谁家绮席正开尊。从来顽石是无魂。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1. 诗人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山水田园、友情亲情等主题,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 诗词原文

小院深深碧鲜痕,
梨花满地不开门。
一生消得几黄昏,
何处朱阑初倚笛,
谁家绮席正开樽。

  1. 诗词译文
    小院深处,庭院深深,碧绿的植物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显得格外清新。满地都是盛开的梨花,却无人来打开这扇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生能有多少个黄昏?在这寂静的时光里,只有朱红色的栏杆边有人倚着笛声吹奏,或许在某个华丽的宴会中,有人在享受着美酒与佳肴。

  2.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作者任杭州通判期间,具体时间不详,但可推测为宋代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杭州。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借景抒情,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活动,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哲思。

  3. 关键词解释

  • 碧鲜痕:形容新长出的嫩绿植物上挂着晶莹的水珠,给人以清新之感。
  • 梨花:指春天开放的白色花朵,常见于中国南方。
  • 黄昏:指日落时分,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
  • 朱阑:红色栏杆,通常用于装饰建筑物,象征喜庆和繁荣。
  • 绮席:华丽的宴席,指文人雅集时举行的宴会。
  1.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发了对生命、时间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词中的“一生消得几黄昏”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易逝的感慨。同时,“何处朱阑初倚笛,谁家绮席正开樽”则反映了作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片刻安宁的愿望。整首词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