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踏莎行·西郊观荷》是一首描绘荷花的诗,诗人梁清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荷花的静美与高洁,通过对荷花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 首句:“暖入晴窗,帘垂朱户。” - 解释:这一句描述的是夏日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室内,温暖而舒适。同时,窗帘垂下,遮挡了部分阳光,给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感觉。 - 赏析:通过“暖”字,诗人传达出夏日早晨的惬意
【诗句释义】 高柳蝉声,远山霁色。田田菱叶呈秋碧。陂塘咫尺隔红尘,荷香不傍红尘客。 注释:高高的柳树下,蝉鸣阵阵,遥远的山间已经放晴,呈现出一派秋天的色彩。田田的荷叶上露珠晶莹,呈现出一片秋天的绿色。池塘很近,却仿佛隔着一层红尘,荷花的香气也飘不到这里来。 露缀蒲桃,风行几席。稻花开处黄云结。渔村荻浦是吾家,十年噩梦同君说。 注释:露水挂在葡萄藤上,风吹过几案,带来阵阵凉意。稻田里的花朵盛开
【诗句释义】 莺鸟啼声啭于林梢,蝴蝶沾着花絮。 用银色的帘子挡着门,蜘蛛丝挂在门上。 鸳鸯帐幔揭起,露出寒气,秋千索悬挂着,迎接春风拂面。 西园绿暗,大雁向南飞过, 章台街里片花飞舞,红粉楼中三月如雨纷纷飘落。 【译文】 莺鸟在林梢鸣叫,蝴蝶沾着花粉。 银色的门帘挡住了风,蜘蛛的丝线像蛛网般垂挂。 鸳鸯帐帷掀起,露出寒冷的气息,秋千索挂在那里,仿佛迎接春天的到来。 西边的花园变得幽暗
【诗句释义】 踏莎行:词牌名。 匑厂先生碧虑商歌:匑厂先生,指张尔田。碧虑商歌,即以“碧”和“商”为韵脚的诗歌。碧虑,指忧虑。商歌,指哀婉的歌曲。 依弁阳翁题中仙词卷调敬赋,张尔田初稿:这是一首应景之作。弁阳翁,指王世贞。中仙词,指《中仙乐府》。卷调,指诗篇。敬赋,指恭敬地创作。张尔田初稿,是张尔田最初的作品。 败柳官桥,乱花歧路。十年红萼谁为主:败柳,指柳树。在官桥上,形容柳树凋零的景象。乱花
诗句释义: 自恨眉娇,谁怜腰细,梦魂万里随鞍辔。 译文: 自怨自艾,我因眉毛过于娇媚而感到懊恼,谁会怜惜我那纤细的腰身,在梦中,我的梦境飘摇不定,仿佛随着马鞍四处游荡。 注释: 1. 自恨:自怨自艾,自怜自艾,自悔自责。 2. 眉娇:眉毛娇美,形容女子的眉毛非常漂亮。 3. 谁怜:谁会可怜,谁会同情。 4. 腰细:腰部纤细,形容女子的腰身非常纤细。 5. 梦魂:梦境中的魂魄
踏莎行 · 答文叔问送别即用其韵 吴苑莺花,越溪烟雨,湖山风月谁为主。本图弦管送年华,那期笳鼓成羁旅。似旧楼台,依然云树,游人只当看花去。绿杨三百九十桥,无桥不是相思处。 注释:吴苑和莺花,都是指吴地的美景;越溪和烟雨,都是指越地的景色。湖山风月,没有人能够主宰,就像弦乐和管乐可以送走一年的时光,但是笳鼓却能让人感到羁旅行役之苦。旧的楼台,依然在云端上生长着树木
【注释】 (1)宿酝红凝:隔夜的酒,已经凝结成红色。 (2)新篝绿剪:新的蜡烛,绿色的烛台。 (3)柔肠全为双蛾转:柔肠指内心的柔情,全被双蛾牵动。双蛾,即蛾眉,这里指代美女的眉毛。 (4)最难调护是轻寒:最难调护,最难以护理。轻寒是指初春的微冷天气。 (5)帘旌斜带杨丝卷:帘旌,指窗帘上的绣有飞禽走兽图案的旗帜。 (6)宫额栖鸾,仙娥舞燕:宫额,皇宫的屋脊上装饰着的凤凰和仙鹤。栖鸾
这首诗是辛弃疾的《踏莎行·赋云中》。诗人在这首词里,通过描写一个闺怨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痛苦和不幸。 “堠雪翻鸦,城冰浴马,捣衣声里重门闭。”这三句诗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城外的雪飞上了乌鸦的巢边,城门边的马被冰冷的水冻得瑟瑟发抖。这些景象都在说明冬天的到来,而这个冬天对于人们来说,无疑是寒冷且漫长的。 “琵琶忽送短墙西,当时不是无情地。”这一句诗则揭示了故事的主人公——一位女子
踏莎行 · 中秋寄楚乡作者:辛弃疾 极目行云,销魂良夜。别来五度蟾圆矣。天涯同是此时看,清光一样人千里。嬉笑庭前,娇憨儿女。那知人自愁如此。明年今夕又如何,回头旧事成流水。 注释: 1. 极目:极目远望。行云:指天上的流云。2.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痛苦。3. 嬉笑庭前:指孩子们在庭院中嬉戏玩耍。4. 娇憨儿女:指天真无邪的儿童。5. 那知:哪里知道。人自愁如此:自己怎么就忧愁到这种程度呢?6.
踏莎行·题王述庵先生三泖渔庄图 鸥浴明波,烟梳细柳。钓船泊近渔村口。江乡八月泖湖秋,持竿有个诗翁瘦。 注释:鸥鸟在明亮的湖水中嬉戏,烟雾在细长的柳树间缭绕。钓鱼的船停在了靠近渔村的地方。江乡的八月,当泖湖的秋意渐浓时,一个像诗一样的老者手持钓竿,显得十分消瘦。 虎帐谈兵,凤池待漏。归田好是莼鲈候。生绡写遍辋川图,无边清福闲消受。 注释:在帐篷里讨论战事,在凤凰池等待漏刻。回归田园生活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