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根据句意和注释理解整首诗的内容。此题要求赏析“当户理机丝”,从“当户”一词中可以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处境,而“理机丝”则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答案】 “宝函钿雀金泥凤”,用金饰的宝函来装点着金漆装饰的凤凰,形容女子服饰华丽。“钗梁欹侧云鬓重”,指女子头上插着金钗,发髻上缀着翠玉簪,鬓发蓬松而美丽
诗句: ```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 译文: ``` 这首词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莫听穿林打叶声"意味着在生活的风雨中,不必过于忧虑或执着。苏轼通过这种比喻,传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坦然和从容。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 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
【注释】 香车道:指皇宫中的御道。道:道路。 搴珠箔:用丝织的珠帘。 娇小不胜春:形容女子年轻貌美,可爱迷人。娇小:娇艳而小巧。不胜:承受不住。 输他金屋人:意思是说他不如那些住在华丽的宫殿里的人。输他:比不上他。金屋:指皇帝的宫苑。 衣衫飞雪积:形容女子穿着华丽服饰,衣服上落满了雪花。衣襟像飞起来的雪花一样。 独倚阑干立:独自靠在栏杆上站立。倚:倚靠。阑干:横木栏杆。 若解斗芳菲
【注解】 菩萨蛮:词牌名。本调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五句四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江南好:江南风光美好。 今生:指此生。 合:应当。 水调怨扬州:扬州在唐代为水乡,这里用水调曲来描写扬州的景色和风情。 月明花满楼:月亮明亮,花朵开满了高楼。 当时年少乐:当年年少快乐时光。 湖上春衫薄:湖水上穿着春衫的少年。 画船:装饰华丽的小船。 赏析:
菩萨蛮 黄云碛里千堆雪。吹残琼笛关山月。驿骑昨宵回。江南放早梅。 梅花开复落。红雨霏妆阁。薄雾碍游人。青郊断画轮。 注释:黄云碛是沙漠,千堆雪形容沙子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就像千堆雪一样。关山月指月亮从关山中升起,照亮了大漠的夜空。驿骑指的是驿站的马匹,它们昨晚才回到驿站。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用来表示诗人的故乡。红雨霏妆阁指的是化妆楼阁上的红雨,霏霏细雨像化妆品一样落在阁楼上
浪淘沙 衰柳暮栖鸦。楼畔残霞。珠帘半卷玉钩斜。只有个人帘外坐,今日谁家。 旧事漫嗟呀。镜影窗纱。音书字字记无差。记不尽时抛却去,流水天涯。 注释: 1. 衰柳暮栖鸦:指暮色中,衰败的柳树栖息着乌鸦。 2. 楼畔残霞:指夕阳余光映照在楼边。 3. 珠帘半卷玉钩斜:形容窗帘半开,像垂落的玉钩。 4. 只有个人帘外坐:只有一个人坐在帘外。 5. 今日谁家:今天是谁家的。 6. 旧事漫嗟呀:指过去的事情
【注释】 六州:泛指。唐教坊曲名,本为大曲,后转为小曲,多用在宴会等场合。 门迎众绿,还放石榴红:门前迎接着许多绿叶,还有那鲜艳的红花。 人如醉,娇欲睡,起先慵:女子们像喝醉酒一样,神情娇艳,似要入睡,却又懒得起床。 静帘栊:静悄悄地推开了闺中之门。 愁绪天涯绕,共莺燕,随蜂蝶,曾几度,额黄染,脸脂融:愁绪萦绕心头,如同天边飞来的黄莺和燕子,又随着花间飞舞的蜂蝶。曾经多少次,额上被胭脂染成黄色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如本诗的标题是“蝶恋花”,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答题前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其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出诗句,分析诗句中的关键意象或关键词语,最后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题干:蝶恋花(注释) 百丈游丝牵别院。行到门前,忽见韦郎面。欲待回身钗乍颤。近前却喜无人见。握手匆匆难久恋。还怕人知
【诗句注释】 阑干:栏杆。深院无人语:庭院里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阑干:栏杆。 画屏金雀参差舞:画屏上的孔雀羽毛像金子一样闪烁,舞动着,参差有致。 懒起学浓妆:懒得起床打扮,不想化妆了。起:起床。 轻云帘乍卷:忽然卷起轻纱似的云彩般的窗帘。 香雾罗帏掩:薄雾弥漫的罗帏,隐隐约约地遮住。 王昌:这里指唐玄宗李隆基。 盈盈:娇媚、美好的样子。 【译文】 深院里没有一个人说话;画屏上金雀羽毛闪闪发光。
【注释】 绿树阴阴晴昼午,过了残春,红萼谁为主。宛转花幡勤拥护。帘前错唤金鹦鹉:这两句写庭院中的花事。绿荫蔽日,晴空如洗,正是初春时节。过了残春,红萼谁来为主?“宛转”是形容花的动态。“花幡”,即彩带,这里指飘舞的花。“纶”通“纶”,丝织品,用来比喻彩带。“错”是错乱的意思。这一句写花事。 回首行云迷洞户,不道今朝,还比前朝苦。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只有侬和汝:这两句写词人对往日的怀念。回首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