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着花迟。
诗句: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译文:
这首词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莫听穿林打叶声"意味着在生活的风雨中,不必过于忧虑或执着。苏轼通过这种比喻,传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坦然和从容。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风雨,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豁达心态。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运用听觉形象,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深远的自然画面中。树木在风雨中摇曳,树叶与枝叶相互碰撞,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一首无声的乐章。这里的“莫听”二字,既是一种无奈的叹息,也是对外界纷扰的超脱。它暗示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不被外界的风雨所动摇。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展开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他以“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为引子,通过对蝴蝶梦中飞舞和春风即将到来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春天美好的感慨。这里,“蝶衣”象征着生命的轻盈与美丽,“东风”则代表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自然美的赞美之中。在词的最后一句“只有成阴并结子”,“成阴”指的是树木茂盛的景象,“结子”则暗示了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叹,更寄托了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他认为,尽管现在可能面临困境,但只要耐心等待,终将迎来新生和希望。
《定风波》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美赞美之情的作品,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词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风雨,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豁达心态。同时,它也传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春天美好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