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游丝牵别院。行到门前,忽见韦郎面。欲待回身钗乍颤。近前却喜无人见。
握手匆匆难久恋。还怕人知,但弄团团扇。强得分开心暗战。归时莫把朱颜变。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如本诗的标题是“蝶恋花”,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答题前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其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出诗句,分析诗句中的关键意象或关键词语,最后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题干:蝶恋花(注释)
百丈游丝牵别院。行到门前,忽见韦郎面。欲待回身钗乍颤。近前却喜无人见。握手匆匆难久恋。还怕人知,但弄团团扇。强得分开心暗战。归时莫把朱颜变。
【译文】
百丈长的游丝牵着别院的门,走到门口忽然看见韦郎的面容。想要转身离去又担心有人看到,只好匆匆忙忙地与他握手。还是害怕别人知道,只是轻轻地玩弄着团扇。勉强将心中的想法掩饰住不让人知道。回家的路上不要改变你的美丽容颜。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有前后两结体,后结体多于前结体。
百丈:极言长。
游丝:飘动着的蜘蛛丝。
韦郎:韦皋。唐德宗贞元年间为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使。
钗:古代妇女头上的一种环形首饰,用金、银、玉等制成。
朱颜:指红润的容颜。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女子在离别之际与所爱之人相见时的心理活动。上片写女主人公在别院门前见到心上人韦郎的情景。“百丈游丝牵别院”,“百丈游丝”,极言长。游丝,蜘蛛丝。这里借蜘蛛丝来比喻男女之间缠绵不断的感情纠葛,暗示了女子对韦郎一往情深,依依不舍。“行到门前,忽见韦郎面”,突然看见了韦郎的面庞,“忽见”一词,既写出了女主人公的惊喜,也表明了她内心的矛盾心理。“欲待回身钗乍颤”,欲想回头,却又不敢回头;欲想回去,却又不能回去。“钗乍颤”,写女子听到韦郎的声音,情不自禁,而颤抖的头饰,更衬托出她内心的喜悦之情。“近前却喜无人见”,当女主人公接近韦郎的时候,发现没有其他人在场,于是,心中的紧张一下子放松了,“却喜”两字,表明了女主人公此时的心情是多么轻松愉快。“欲待回身钗乍颤,近前却喜无人见”,两句连用两个动词,突出了女主人公的欣喜若狂、急切而又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
下片写女主人公在与韦郎告别时,由于害怕被人看到自己的美貌,所以故意装作不理他的样子,以掩饰自己的内心情感。“握手匆匆难久恋”,写女主人公在与韦郎分别时,由于心情过于激动,所以急忙地与他握手告别,难以长久地依恋在一起。“还怕人知,但弄团团扇”,写女主人公在告别韦郎时,由于担心别人知道她的美貌,所以故意玩弄着团扇,以此来掩饰自己的美貌。“强分”、“暗战”二语,既表明女主人公的内心斗争十分激烈,也表明了她的内心十分矛盾。“归时莫把朱颜变”,写女主人公在告别韦郎后,回到家里一定要保持自己原有的美貌,不可轻易改变。这是一句含蓄的话,表明了女子对韦郎深深的思念之情。
全词通过描写女子与韦郎别离时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女子对韦郎的深情厚意。上片主要写了女主人公在别院门前见到心上人韦郎的情景以及内心的矛盾心理,下片则主要刻画了女主人公与韦郎分手时的一系列动作细节。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女主人公对韦郎一往情深、无法割舍的复杂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