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影如丝,如丝疏雨,消遣清昼。润逼衣篝,青紬滑腻,卷榴裙皱。阴浓晕翠,苔深涨绿,休忆落红鸳甃。恁含愁、阑干独倚,泪痕湿,透衫袖。
空阶黯黯,谁弹筝琶,相杂深宵玉漏。梅子黄时,满川烟草,风味江南又。更容幽隐,绝无人到,海燕雕梁共守。凭谁晓、晴霁较准,镜螺眉岫。

永遇乐

帘影如丝,如丝疏雨,消遣清昼。润逼衣篝,青紬滑腻,卷榴裙皱。阴浓晕翠,苔深涨绿,休忆落红鸳甃。恁含愁、阑干独倚,泪痕湿,透衫袖。

空阶黯黯,谁弹筝琶,相杂深宵玉漏。梅子黄时,满川烟草,风味江南又。更容幽隐,绝无人到,海燕雕梁共守。凭谁晓、晴霁较准,镜螺眉岫。

注释:

  • 帘影:指窗帘的影子。
  • 如丝:像细细的丝线一样。
  • 疏雨:稀疏的雨。
  • 消遣:消磨时间,打发无聊的时间。
  • 清昼:清晨或白天。
  • 润逼:湿润逼人。
  • 衣篝:衣物的口袋。
  • 青紬:青色的绸子。
  • 卷榴裙:卷起裙子。
  • 阴浓:阴沉浓厚。
  • 晕翠:指花叶上的绿色斑点。
  • 苔深:苔藓长得很茂盛。
  • 鸳甃:形容水流的声音。鸳鸯戏水的声音。甃是砖砌的水井。
  • 恁(nǐ):你。
  • 含愁:有忧愁的意思。
  • 阑干:栏杆。
  • 独倚:独自倚靠在栏杆上。
  • 泪痕湿:眼泪流到衣服上变湿。
  • 透衫袖:从衣袖里面渗出来。
  • 空阶:空旷的台阶。
  • 黯黯(àn’àn):昏暗的样子。
  • 谁弹筝琶:是谁在这里弹奏琵琶。
  • 相杂:相互交织在一起。
  • 梅子黄时:指梅子成熟的时候。
  • 满川烟草:满山遍野都是烟草。
  • 风味:这里指地方特色的味道。
  • 尤幽隐:尤其寂静幽深。
  • 海燕:海燕。
  • 雕梁:雕刻精美的屋檐。
  • 凭谁:依靠谁来。
  • 晴霁(jì)较准:天气晴朗的时候才能看清。
  • 镜螺眉岫(xiù):形容眉毛像镜子里的螺纹那样清晰。
    赏析:
    这是一篇描写景物和抒情的作品,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幽美的自然景象。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帘影如丝,如丝疏雨,消遣清昼”,通过帘幕的影子和稀疏的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接着,诗人又通过对衣褶、裙子、头发等细节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人物的形象特征。这些细致入微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空阶黯黯,谁弹筝琶,相杂深宵玉漏”,诗人用”空阶”、”玉漏”等词汇,形象描绘了深夜的静谧与安宁,同时通过”谁弹筝琶”的询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诗人还通过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例如,”梅子黄时,满川烟草,风味江南又”一句,不仅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深深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