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师范
【注释】: 旧年佛法:旧年即前一年的佛法。 说到:谈及。 腊月:农历十二月,佛教称为“腊月”。 尽头:结束。 新年佛法:新的一年的佛法。 正月:农历正月,佛教称为“正月”。 起头:开端、开始。 都卢:佛经中的术语,指佛陀的法身、报身、应化身三身,是三身一体的意思。 拄杖头:指僧人行脚时所持的拄杖,这里比喻佛法的根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以佛法为题材,通过对比前年的佛法和今年的佛法
【注释】 万籁:万物的声音。沉沉:寂静无声的样子。孤月团团:指月亮明亮而圆。零零:稀疏、零落的样子。山瘦:山势消瘦。萧萧:形容风声音。倚栏干:靠着栏杆。 【赏析】 此诗是咏景抒怀之作。前六句描写了一幅清幽冷寂的夜景,末两句抒发了作者的孤寂情怀。 “万籁”二句写夜深人静时万籁俱寂的寂静景象。万籁,即一切声响。这二句的意思是,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候,只有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挂在天空中。 第三
【诗句释义】: 1. 去年不在家,虚过重阳节。 注释:去年,指上一年;家,指自己的家;虚度,白白度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的节日,传统习俗是登高、赏菊、饮茱萸酒等。 2. 今年既在家,须要强施设。 注释:今年,指当前年份;在家,指在自家或家中;强施设,勉强做某事。 3. 淡水煮冬瓜,真个滋味别。 注释:淡水(清水煮的),形容清淡无油;煮冬瓜,即将冬瓜放入水中煮熟;真个,的确;滋味,味道
【译文】 径山的和尚不敢随便欺骗,你开口就能看穿他的心思。 今天是十月十五日,下元节水官解厄之时。 【注释】 偈颂七十六首:这是唐代诗人皎然所作的一首诗,共76首,是佛教徒唱诵佛经时的韵文,用以赞颂佛祖功德和修行者的修行。 偈(jié)颂:佛教徒用来颂扬佛陀、菩萨、祖师言行或功德的韵言。 径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谩(mán):轻慢。 心肝:指人的真心和本性。 水官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所以先翻译,然后再赏析。 【答案】 译文:在五峰山的庙堂里,僧人百种全无,僧床狭小,堂供简陋,脚下踩着的是破烂的砖头瓦砾,面前撞见的是野兽。住在这里真太不幸了,辜负了老胡。 注释:偈颂七十六首:佛教语,指诵经、念佛等修行方法。这里指诗体的一种。五峰:即五峰山。 赏析:这是一首讽刺寺院的诗作。诗人以寺庙为背景,通过描写僧房简陋,墙壁破败的情景
注释:御寒的家风在古代就有了,三个柴头品字煨。 今天没有柴也没有炭,任凭他们各自拨弄寒冷的灰。 赏析:此诗以“家风”为题,描绘了一幅家庭温馨和谐的画面。诗人以古有家风在为引子,表达了对家族传承和亲情的珍视。然后描述了家中的温暖场景,三个柴头品字煨,形象地表现了家庭中温暖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最后,以今日无柴又无炭,任凭他们各自拨弄寒冷的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深深关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着具体的诗文内容进行分析。“偈颂七十六首其五十二”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一轮明月和芦花。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明月与芦花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明月与芦花的赞美之情。 (1) 现成公案:现成的、现成的办法。百发百中:射箭或射击百发而中。比喻说话做事很有准头,非常灵验。无边无畔:没有边际,没有界限
【注释】 偈颂七十六首 其六十一:偈颂是佛教用语,指佛家讲经说法时所唱诵的赞歌或赞词。七十六首,指《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偈”为梵语音译,“颂”为汉语音译,均为佛经中的一种文体
偈颂七十六首 其五十一 径山无伎俩,住院多阻碍。 饭在平江府,口在凌霄上。 河港既不通,千里空相望。 暂假维摩手,一钵共分饷。 注释: 径山:指的是佛教禅宗五山之一,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无伎俩:没有技巧。住院:指在寺院住宿修行。多阻障:受到很多困难和阻碍。饭在平江府:食物在平江府的寺庙中供应。口在凌霄上:形容说话声音高亢,像是在凌霄(即天空)之上。河港既不通:河流和港口都不通畅
注释: 1. 径山门下 - 指寺庙的门 2. 无彼无我 - 表示彼此没有分别心 3. 大家叠足挨肩 - 大家排成一列,互相挨着 4. 共向无烟宿火 - 一起在夜晚的庙宇中休息 5. 若是香匙火箸 - 如果你用香匙和火箸 6. 不得动著 - 你不应该动着 7. 不见道丹霞烧木佛 - 不知道那丹霞烧木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宗教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