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师范
【注释】 觉际融长老:即觉岸师,唐代诗僧。赞:佛教用语,梵语“伽他”的简称,是唱诵佛经的一种文体,相当于现代的韵文诗。 无个模样:没有形状的模样。 画个模样:有形相的模样。 既(jì)有模样:既然有了形状的模样。 是甚模样:是什么形状的模样? 节节危梁十二层:指楼阁上层层叠叠的檐角。 垂垂白发三千丈:指高峻入云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寺院中看到一幅《千佛图》后所生发的感想
曹山矩长老请赞 曹山矩,即曹山,是唐代诗人曹唐的号。曹唐(812-890),字尧夫,桂州(今广西桂林)人,晚唐诗人。他一生穷困潦倒,但性格豪放,好酒,喜作诗,以《游仙窟》和《偷桃记录》最为人称道。这首《曹山矩长老请赞》,就是他的一首七言律诗。 头圆象天,足方象地。 这首诗的前两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曹山矩长老的形象。“头圆”,形容他的头颅圆润饱满;“足方”,形容他的脚掌坚实宽大。这两句诗
【注释】 头拄天:形容人的气魄很大,像擎天柱一样。 脚踏地:形容人的气概如同山岳般坚定。 大宋国里:指中国宋朝,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鼻孔:比喻人的行为或言论有独特风格。 日本国里出气:指在日本国内行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做法。 觉琳持此归故乡:指觉琳回到自己的家乡,带着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方式。 大似波斯入闹市:意译为“就像波斯人在热闹的市集上那样”,波斯是当时中国的外国名。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
【注释】 牛:喻指禅僧。角:指牛的耳朵。驴:指和尚。欠:短。突:突出,超脱。形容:比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题所画之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一种超然的态度。 “似牛无角,似驴欠尾”这两句是说,像牛又没有牛角,像驴又没有驴尾,形容人的形象,用来形容自己的为人,不卑不亢,不张扬又不低调。 “突个形容,诚难比拟”这两句是说,突出的形象,确实难以比拟,突出的形象,就是超脱的人生态度。
【注释】 伦:指南朝梁时僧人。假像真,比喻真假莫辨;弄真像假,比喻把真的看成假的,把假的看成真的。面门:这里指人的面部。“面门”是佛教语,借指人的面部。非驴非马:不是驴也不是马,形容不伦不类的事物。伦侍者:即梁僧佑,字伦,俗姓淳于,天台人,后住方岩山。 【译文】 见假像真,弄真像假。 裂破面门,非驴非马。 世上有谁亲见来,天台方岩伦侍者。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二句写佛家“见假像真”之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理解诗句”“分析意境”等,然后观其要求,看所给的选项与题干的关联点,最后圈定范围,结合诗中具体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作答即可。题干是“洪长老请赞”,洪长老即洪适,宋高宗时宰相。洪适为人正直,颇有文采。这首诗是洪适为他的好友、名士陈亮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咏物寄情,借景抒情的方式
这首诗的译文是:“东林寺的老和尚请我赞佛,我没有德行可以推崇,也没有善行值得跟随。接近他不好,远离他必定有灾祸。傲慢于释迦文,说甚临济宗。谁知目视凌霄外,意在庐山五老峰。” 关键词解释: - 东林日长老:指的是东林寺的老和尚。 - 无德可崇:没有德行可以推崇。 - 无善可从:没有善行值得跟随。 - 近之不吉:接近他不好。 - 远之必凶:远离他必定有灾祸。 - 傲慢释迦文:对释迦文表示傲慢。 -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不是神,不是鬼。 突出人前,是何面嘴。 妙因等闲觑破,扣齿擎拳顶礼。 唵苏嚧苏嚧㗭哩㗭哩。 注释如下: 1. 不是神,不是鬼: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神”和“鬼”的否定态度,强调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 2. 突出人前,是何面嘴: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人站在众人面前时的样子,展现了他的自信和骄傲。 3. 妙因等闲觑破,扣齿擎拳顶礼:这句话描述了这个人的智慧和勇气
注释: - 怒骂当慈悲,脱空成善巧。 - 三钱买李子,偏向赤边咬。 - 如今此话许谁知,永寿破家真种草。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首两句写怒骂和慈悲都是表面的功夫,脱空而成是巧妙的。第三句写李子,比喻那些口说仁义的人。第四句写现在谁还会相信这些假仁假义的话,连自己家都被毁了。全诗讽刺了那些表面上讲仁义道德,实际上却做出不道德行为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的特征及所营造的意境。 译文:这重山似的身躯,那平静得像水一样。轻轻接触着,双眉挑动起来。如此漏洞,谁能知晓呢?把它交给了天庭破败之子。赏析:这首词是写一位女子的容貌。“无相赞”,意思是没有人能够称赞她。“无相赞”三字既点明主题,又表明词人对这位女子的倾慕之情。“重如山”与“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