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注释】 杜门:闭门不出。尤:尤其,更加。 【赏析】 此诗首句是“杜门无事日长”,意思是说闲居无事,日子过得很长。第二句“应是狂歌入醉乡”,意思是说应该尽情歌唱,进入酒醉乡中。这两句一反常理,把人置于一种悠闲的境界之中,让人感到诗人的闲适和自得。后二句写景,第三句“闻得后园尤好景”,是说听到后园有特别美好的景色。第四句“不妨多计为春忙”,则进一步说不必多愁善感,而要为春天忙碌起来。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先表达了对苕溪的喜爱之情,然后表达了与友人共游的期待,最后以“十里荷花一叶舟”作为送别之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 下面是我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长爱苕溪乍入秋,有时东去与君游。 长爱:一直喜欢。苕溪:指浙江苕溪,即钱塘江。秋:秋季。这里指的是秋季的苕溪,因为苕溪四季分明,秋季特别迷人。乍:突然。入秋:进入秋天。这里指的是苕溪秋季的美丽景色让人喜欢。
【注释】: 拿舟:划船。芰荷乡:荷花盛开的地方。十里薰风:十里路远的微风,形容风和日丽、香气袭人。趁取秋时:抓住秋天这个时节去欣赏。寻旧赏:寻找往年曾经赏过的荷花。且留三日:暂且留住三天。卧清香:躺卧在清凉的环境中。 赏析: 《游吴有作》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游览苏州时,看到美丽的荷花,闻到阵阵清香,心情愉悦的情景。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
【注释】 妙光堂 二:指妙光寺。 一体:佛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一个真如(本体)所生。 全时:指一年四季。 万象:万物、万形。 圆明:即“大明”。 了:明白。 阴阳:天地万物的对立统一关系,这里指自然界的规律与法则。 归根旨:回归到根本的道理。 蟾光:月亮之光。 日精:太阳之光。 赏析: 这首诗是妙光寺僧人慧远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他对于佛教哲学的理解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一
【注释】 含:蕴涵;千江明月万枝灯:形容月光洒满江面,照得无数树枝犹如灯火一般;禅处:禅宗的修行场所;安用:何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赞美妙光堂夜景的绝句。妙光堂为元代名刹,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建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历代屡经重修,规模宏大,有“佛国”之称。该诗前两句写夜月映照湖面,如撒下无数盏明灯;后两句写禅师们讲经说法,听众众多,无需僧人缠葛藤(指绳索)去牵拽。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注释:清香的南州饼,静美的北海云。想博山炉中的香料飘入被中,祥气萦绕令人心旷神怡,醒来时还能闻到梦中香烟缭绕的香气。 赏析:此诗为咏物小令。首句写“香饼”的诱人之处,“清分馥馥”是说饼上那浓郁的香油,香气四溢。次句写“香饼”之美好。“静对”二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这饼时的神态。第三句写“香饼”之妙用。博山炉是古代一种熏香器,以铜或铁铸成,有盖,其上有孔,可置香料于其中,点燃后烟气直冒,香气扑鼻
注释: 1. 朱饼:红饼。2. 青烟篆:指炉灶冒出来的烟雾缭绕。古文:古代诗文。3. 清致:高雅的情趣。聚还分:聚集起来,又散开。4. 五出:即五种颜色。花残后:花开完了以后。5. 馀香:香气尚存。6. 耸未闻:形容香气之高,连耳朵也闻不到。赏析:《谢惠香饼》是晚唐诗人方干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美人在炉火旁烹制美食,她把红饼放在炉上,用文火慢慢地烤着。随着香气四溢,美人将食物分成几份
注释:想象中的湖山景色,就像要飞向天边。因为急于逃避拖累而使自己衰老迟缓。我无心的云伴着无心的客人,杖履随同谁人同行? 赏析:诗中作者借“急逃”来表达自己想要远离世俗,摆脱官场束缚的愿望。然而,他并未找到真正的解脱之道,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困惑之中。这种矛盾的心情和处境,使得诗人更加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注释】 万松岭:即江西万安县的龙山,在县城西面。 一径:小路。 逍遥巾:指道士所戴的高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54年(天宝三载)游庐山时所作。万松岭是庐山著名的风景点之一,山上有万株苍翠的松树,所以叫“万松岭”。 首句“万松虽落斧斤手”,写万松岭上的松树虽然遭到过砍伐,但依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次句“一径尚邀行路人”,则表明尽管万松岭上的松树被砍伐了一部分,但仍有许多行人来此游览
诗句释义如下: 竹马儿童已失真,且寻春色莫寻人。 注释:这里的“竹马儿童”指的是小时候一起玩耍的伙伴,他们曾经纯真无邪地在竹林中追逐嬉戏。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童年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只剩下回忆中的那份纯真和美好。所以诗人感慨地说:“竹马儿童已失真”。 溪山不似当时见,只为交游半是尘。 注释:这里的“溪山”指的是故乡的山水风光,它们曾经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