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注释】 饮意:饮酒时的心情。 客尘:行旅之尘,指旅途中飘落的尘土。 来去路悠悠:往来的行人匆匆忙忙。 眼外空花水上沤(ou):眼中所见都是虚幻的。 一斗酒中藏混沌:一杯美酒之中包含着天地万物的奥秘。 荣枯:兴盛与衰亡。 谁(Shu shu)更问春秋:谁又去询问那年年的兴衰更替呢?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离京赴任途中,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首联“客尘来去路悠悠”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禅谈佛未曾修,幻化空身岂自由。常视世情如锁钥,云山深处莫回头。 注释: 1. 贻如祖大师 其二:这是一首诗的名字,作者不详,只知道作者是一位名为贻如祖的人。这首诗是他给贻如祖大师的第二首诗。 2. 说禅谈佛未曾修:说禅谈佛未曾修,意思是说我还没有修炼过禅宗和佛教。 3. 幻化空身岂自由:幻化空身岂自由,意思是说我只是虚幻的身体,怎么能自由呢。 4. 常视世情如锁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的作品,《游吴有作·其二》,全诗如下: 舟人曾记得吴侬,煮粒烹鲜别有功。 好是閒为江上客,随船还见卖鱼翁。 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 舟人: 指的是船上的人,他们可能对当地的风俗和人物非常熟悉。 - 记得吴侬: 指他们还记得苏州(吴地)的人们的语言和习俗。 - 煮粒烹鲜: 形容食物制作精细,烹饪技巧高超,可能是指使用优质食材进行烹饪。 - 别有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要点,形成答案。首先明确这是一首七绝,全诗为四句。第一句是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第二、三句是写自己虽然隐居山林,但并不孤寂,与世无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洁的品格;第四句是说即使有疏影暗香,也不过是闲物而已,不能与世共处。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即使有疏影暗香
【注释】 重九:指重阳节。 书剑客:借指读书和做官的人。 江淮:泛指中原一带。 陶令:东晋大诗人陶潜的字,他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屈就而归隐田园。 “东篱”是菊花盛开的地方,也是陶潜隐居之处。 白衣:指隐士,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陶潜的崇敬之情。诗人用“书剑客”自比,表示自己虽学有所成,但未能得志;同时,他又以“东篱”喻陶潜隐居之地
注释:已经离开了家乡,与世隔绝,纷纷扰扰的人世间的事务我不知如何去做。百年之间有十二个时辰,修佛成佛的功夫只怕晚了。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离乡背井,与世隔绝,对人世间的纷扰事不放在心上。后两句写诗人认为,人生百年之中,光阴似箭,时光易逝,而修道成佛,只有等到晚年才有可能,所以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地修炼。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出家人的忠告,劝他们不要急躁,要在修行的道路上慢慢来,要有恒心和毅力
【注释】 山阴: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刘子:作者自指。无清策:即“无良策”,没有高明的谋略。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星子西北。陶公:指陶潜(渊明),字运思,晋大诗人,曾任彭泽令。有逸才:有超群的文采和才干。种秫:种植高粱。剑溪:水名,源出江西铅山县与福建光泽县交界处。更问:再求教,再商量。俸钱:官府的薪俸。买菊花栽:用薪俸买菊花种植。 【译文】 你隐居在山阴,我隐居在彭泽,各有妙法,各有高才
【注释】 戏寄南华翁 其三:戏作诗送给南华山的老头儿。南华山,在今陕西商县。韩娘,指韩愈的妻子小女韩氏,当时已死。百里恩新绶与章:指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时,有诏书说“百辟卿士,咸秩正员”。意思是说百位公卿都升一级官阶,而韩愈却只升二级,因此说他得到新绶(官印)和章(印章)。月欲笼人笼未得:月亮想要把人罩住,但还没有罩住,比喻想抓住或制服别人没有成功。先生犹治鲁山忙:韩愈曾任国子监祭酒
【解析】 “俸入未辞聊助道”:我的收入还没用完,聊以资助道路之用。“客来多避为忘机”:客人来了就回避一下,免得忘记自己的本意。“一帆风起鲈鱼兴”,船帆鼓起,鲈鱼的兴致也来了。“到是秋时恰正肥”,真是秋天到了,正是吃鲈鱼的时候啊。 【答案】 译文:我的钱还没用完,姑且用来资助道路之费;客人来了我就退避,以免忘记了我的本意;风帆扬起,鲈鱼的兴致也来了;真是秋天到了,正是鲈鱼最肥美的时候。 赏析
【注释】 杜门:闭门不出。尤:尤其,更加。 【赏析】 此诗首句是“杜门无事日长”,意思是说闲居无事,日子过得很长。第二句“应是狂歌入醉乡”,意思是说应该尽情歌唱,进入酒醉乡中。这两句一反常理,把人置于一种悠闲的境界之中,让人感到诗人的闲适和自得。后二句写景,第三句“闻得后园尤好景”,是说听到后园有特别美好的景色。第四句“不妨多计为春忙”,则进一步说不必多愁善感,而要为春天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