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令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着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最后还应借助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雪锁乾坤,冻合天涯”两句是说:万里积雪凝寒,天地之间一片冰封。这是写冬景。上句是说天,下句是说地。从空间来看,这两句是从空中看大地的景色:下句则从地下仰望天空,两者都是写雪后的景象。“雪锁乾坤”是形容雪的密集和厚重
《虞美人·雪夜》是一首描绘雪夜幽梦与早梅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 首句释义:“难成幽梦衾如铁。”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难以成眠、夜深人静时的感受,暗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纠结。“断送残年雪”则形象地描绘了雪夜中的景象,雪覆盖了大地,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这句诗通过对夜晚的寂静和雪的飘落进行了描绘
卖花声·桃花 临水枝枝,妆点春光如许。晓妆解、犹含宿雨。粉腮红晕,似楚妃无语。乍离魂、亭亭倩女。 此中须著,西塞山前渔父。放扁舟、水云深处。绿蓑青笠,长作溪山主。方消得、明霞千树。 译文: 临水而立的桃花枝枝,点缀着春天的美好风光。清晨的妆容已经解开,但还带有隔夜的雨水。粉嫩的脸颊上泛起红晕,仿佛是楚王的妃子无言以对。突然间,她感到离别的痛苦,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女。 在这美景中
临江仙·虫声 小院新凉风细细,草根虫语吟秋。萧萧络纬织成愁。寒衣未办,蟋蟀替人忧。 亦有好怀当胜境,笛声何处高楼。沙厨冰簟绿窗幽。香浓丛桂,傍堕玉搔头。 注释: 1. 小院新凉风细细:小院里的环境很凉爽,细细的凉风吹过。 2. 草根虫语吟秋:在草丛里,蟋蟀在秋天唱着歌。 3. 萧萧络纬织成愁:络纬在织布的时候发出萧萧的声音,好像在织布成愁。 4. 寒衣未办,蟋蟀替人忧:还没有准备好冬天的衣服
【注释】 (1)青帝:指春神,这里泛指春天。更新:更替。朱颜非故:指人的容貌已变。朱颜,红颜。韶光:美好的时光。老去难回:年岁已高,时光不再。 (2)花灯照夜:元宵节的灯火通宵通明照耀着大地。箫鼓如雷:形容音乐声大得象雷鸣。巷陌:指街巷和里巷。人人欢畅:家家户户都快乐地庆祝节日。酬佳节:报答这个美好时节。舞榭歌台:歌舞楼阁。 (3)寒炉:寒冷的炉子。谁其知我:谁能理解我的心意?心死如灰
诗句如下: - 斗草闲阶:在闲暇的台阶上,人们斗着花草。 - 秋千芳径:秋千挂在芳香的小径边。 - 落红软处依稀认:落花柔软的地方依稀可辨。 - 雨馀沙浅露微痕:雨水过后,沙地露出细微的露痕。 - 苍苔翠滑偷尖印:青苔覆盖,轻轻印下尖尖的痕迹。 - 檀屑铺匀:檀香木屑均匀地铺设。 - 金莲娇衬:金制的莲花衬托着娇美的容颜。 - 晚风欲起扶初定:晚风吹起,试图稳定初散的心情。 - 马嵬人去尚留香
注释: 庭院深深登楼望五亩园:庭院很深,登上高楼远望那五亩的园林。 夜雨池塘新涨满,翠痕如沐遥山:夜雨后,池塘水位上涨,留下的痕迹如同被雨水淋湿了一样,远处的山峦仿佛在沐浴着这股水汽。 园林萧寂不开关:园林显得格外寂静,仿佛没有人进出。 输他鱼翠,来往占花湾:我输给了他,因为他的鱼儿在水中嬉戏,花儿也在他的花园里争奇斗艳。 旧事已随飞絮散,海榴红泪斑斑:过去的事情都已经像飘散的柳絮一样消散了
生查子 · 月夜口占 银海碧沉沉,绣户金波泻。树影落闲阶,一幅倪迂画。 丛桂露华溥,香雨飘幽榭。我欲叩琼楼,相邀趁清夜。 注释: - 银海碧沉沉:银海,指月光映照下的海面;碧沉沉,形容月光如水银般深邃、沉静。 - 绣户金波泻:绣户,指精美的窗户;金波泻,形容月光洒在窗户上,如同金色的波浪一般。 - 树影落闲阶:树影,指庭院中的树木投影;闲阶,指安静的台阶。 - 一幅倪迂画:倪迂,指倪瓒的画作
【注释】 山花子:词牌名。梅开: 《山花子》,又名《玉楼春》、《眉峰碧》。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前片两仄韵,后片三平韵。上片第一、二句对仗;第三、四句对仗,下片第四、五句对仗,第六、七句对仗。“双调”即双声调,指前后两句的音节要相同。“暮上小楼还一望”: “暮上”,傍晚登上;“小楼”,小楼房。“双调”是说这首词前后两句的音节要相同。 【赏析】 此词为悼念两位长辈而作。上阕写景抒情
注释: 1. 乌鸦在金井上啼叫。纱窗透进晨光,晓色已破。 2. 重重门紧闭,梦中醒来,只见人静悄悄。一夜之间杏花全都开放了。 3. 把盛开的杏花留给斜阳芳草。 4. 曲江的宴会,歌声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了。玉楼中的人,睡多起少,只有那枝头红色的香花慢慢凋谢了。更不要说卖花声到,催人愁了。 赏析:本词描写暮春时节,词人梦醒后,独自在院中看到满园春色和飘散的落红。作者用“鸦啼”烘托清晨寂静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