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令仪
凤栖梧 薄暮 归燕双双栖画阁。风卷湘帘,几点残红落。独坐小窗滋味恶。黄昏细雨春寒薄。 倚遍阑干尤寂寞。一枕瞢腾,欲访槐安国。旧恨新愁牢束缚。未眠先自愁难著。 注释: 凤栖梧:又名“鹊桥仙”,词牌名。 薄暮:傍晚时分。 归燕双双:指燕子双双飞回。 湘帘:湘江的窗帘。 残红落:凋零的花瓣随风飘落。 倚遍阑干:走遍栏杆。 瞢腾:困倦,昏沉。 槐安国:即槐安国梦,是古代传说中神仙所居的地方。 赏析:
【注释】1. 疏帘淡月秋夜:疏窗上挂着的帘子,窗外淡淡的月光。2. 晚秋时节:秋天已经过了中旬以后。3. 沥背新霜:指露水凝结在衣服上。4. 宵寒薄劣:夜里的寒冷很轻。5. 一片西风似雨:一阵西风吹落了树叶,像一场秋雨。6. 萧萧落叶:形容西风刮得很大,落叶被吹到空中,随风飘洒。7. 孤怀惨淡难安顿:孤独的心绪凄然伤感,难以平静。8. 掩重门、寸肠千结:重重的门窗关上,内心充满了愁苦和忧伤。9.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夜晚的景象,通过诗人的眼睛,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庭院。 首句“宿雨初晴”描述了天气的变化,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接着,“正海棠红湿,杨柳烟轻”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海棠花红润,柳树轻飘,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里的“红湿”和“烟轻”都是形容春雨过后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谁家银烛宴,何处玉箫声”描写了宴会的场景,银色蜡烛和玉制箫声交织在一起
新雁过妆楼对月 玉漏沉沉。空庭悄、渐添秋气萧森。月华如水,偏向孤影情深。红烛歌筵多暗度,幽窗梦冷解相寻。算只有、素娥密意,堪结同心。 注释:玉漏(古代计时器)沉沉。月亮的倒影映在庭院里,给人一种静寂的感觉。月亮像水一样明澈,月光正好照在一个人的身上。那个人的影子显得特别的孤单。红烛歌宴上有很多暗处,我独自在窗户前沉思,解不开心中的疑惑。只有月亮知道我的心,可以和我结为夫妻。 因思琼楼玉宇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分析。具体如下: (1) “树敛残阳”意思是树叶收敛着残阳,残阳是夕阳的意思。 (2) “正蝉鸣高柳,燕返雕梁”意思是正当蝉声叫得高高的杨柳树上,燕子飞回来了在雕花的屋梁上
【注释】 满江红·清明悼夫子:词牌名,此调为双调九十八字。上阕第一句“陌上饧箫”是说清明节时,路上吹着笛子,送别亲人;“又送到、清明时节”是说清明节时,又吹起笛子,送人上路。“故人何处”是问,“音容难接”是答。“误认天涯犹未返”是说,我误认为你还未回到天家(死者)。“惊看素旐灵风曳”是说,我惊看那白布做成的灵车被风吹动。“滴寒灰、和泪奠香醪”是说,我在寒冷的空气中用泪水祭奠你
注释: 忆萝月夜坐忆儿 思念在月夜下坐着的孩子们 寒风瑟瑟。正是愁时节。灯昏残花红泪滴。旅雁数声凄切。 可怜游子天涯。短衣匹马胡沙。异国依人远去,须眉料结冰花。 译文: 月光下的夜晚,我独自坐在那里思念着孩子。风吹得寒意逼人,正是让人感到忧郁的时刻。灯光昏暗,花朵凋零,如同红泪般落下。远处传来了旅雁的哀鸣声,声音凄切而又悲伤。 我真可怜那些离家的游子们,他们身处天涯海角。他们穿着短衣,骑着马
【注释】 天仙子:词牌名。此调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又名《天香》、《小庭花》、《金明池》。南郭:指汉文帝时,齐人东郭先生隐居的地,后人因以“东郭”指隐者居处。此借指隐居之所。 看桃花:赏桃花。 夭桃:盛开的桃花。 粉霞:胭脂般红润的晚霞。 千树艳明妆:满山遍野的花像艳丽的妆容一样。 酣丝竹:尽情欣赏丝竹乐器的演奏。 陌(mò):田间小路。 香尘:尘土带香气。 钿毂(diàn gǔ)
雨潇潇,风细细。雾鬓烟鬟,失尽遥山翠。 云宿虚檐天贴水。宇宙茫茫,没个埋忧地。 篆烟销,书卷废。独上高楼,极目添悲思。 记得年时曾共倚。水绿三篙,半是伤心泪。 注释与赏析 诗句注释 - 雨潇潇,风细细:形容雨势很大,风声很细,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雾鬓烟鬟:形容女子的发髻像雾一样朦胧,如烟雾缭绕。 - 失尽遥山翠:指远处的山色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 云宿虚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着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最后还应借助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雪锁乾坤,冻合天涯”两句是说:万里积雪凝寒,天地之间一片冰封。这是写冬景。上句是说天,下句是说地。从空间来看,这两句是从空中看大地的景色:下句则从地下仰望天空,两者都是写雪后的景象。“雪锁乾坤”是形容雪的密集和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