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时节。正沥背新霜,宵寒薄劣。一片西风似雨,萧萧落叶。孤怀惨淡难安顿,掩重门、寸肠千结。草根差赖,鸣蛩解事,替人呜咽。
对穗帐、残灯半灭。叹邈矣音容,魂魄难接。碧海青天,何处可寻消息。烟啼露泣芙蓉老,更楼头断鸿凄切。疏钟残露,流黄机上,半窗残月。

【注释】1. 疏帘淡月秋夜:疏窗上挂着的帘子,窗外淡淡的月光。2. 晚秋时节:秋天已经过了中旬以后。3. 沥背新霜:指露水凝结在衣服上。4. 宵寒薄劣:夜里的寒冷很轻。5. 一片西风似雨:一阵西风吹落了树叶,像一场秋雨。6. 萧萧落叶:形容西风刮得很大,落叶被吹到空中,随风飘洒。7. 孤怀惨淡难安顿:孤独的心绪凄然伤感,难以平静。8. 掩重门、寸肠千结:重重的门窗关上,内心充满了愁苦和忧伤。9. 草根差赖,鸣蛩解事:草里传来蟋蟀的声音,好像在安慰人。10. 替人呜咽:蟋蟀的鸣叫似乎在替人伤心哭泣。11. 穗帐(xiàng):指帐子里挂满的稻穗。12. 残灯半灭:指灯光昏暗,快要熄灭了。13. 叹邈矣音容,魂魄难接:感叹已故的人音容早已不在,难以与之相见。14. 碧海青天:形容天地广阔无边。15. 何处可寻消息:不知如何寻找死者的消息。16. 烟啼露泣芙蓉老:芙蓉花在雨中啼哭,露珠也为之泣下,形容天气阴沉。17. 更楼头断鸿凄切:更楼上传来一声声哀切的鸿雁叫声。18. 疏钟残露,流黄机上,半窗残月:指寺庙中的钟声与露水相交融,流到黄色的门帘上;半扇窗户上有月光透进来。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悼亡词。词的上下片都是写景和抒情,通过写景抒情来表达作者的悲痛心情。

上片开头“疏帘淡月秋夜”,点明季节和时间。然后以“晚秋时节”总领全词,写出词人所见所感的时间环境是秋季。接着描写“新霜”,“宵寒薄劣”,“西风似雨,萧萧落叶”。这些自然景物,都为下文抒写悲情作铺垫。“孤怀惨淡难安顿,掩重门、寸肠千结。”写词人为悼念妻子而感到痛苦万分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寸肠千结”形容内心的痛苦和悲伤达到了极点。最后两句“草根差赖,鸣蛩解事,替人呜咽”,是说只有草里的蟋蟀还能给人一些安慰,它们仿佛能听到自己的鸣叫,代替自己哀伤地呜咽起来。

下片开头写“对穗帐、残灯半灭”,表明词人此时正在房内思念妻子,看到残灯半灭,又联想到夫妻二人曾经在一起欢度的时光。接着写“叹邈矣音容,魂魄难接”,表达了词人对于已故之妻的无限怀念之情。“碧海青天,何处可寻消息?”表达了词人对于妻子生死未卜的忧虑不安。“烟啼露泣芙蓉老”写芙蓉花在雨中啼哭着,露珠也为之哭泣,形容天气阴沉。“更层楼头断鸿凄切”,更楼上传来一声声哀切的鸿雁叫声,让人感到更加凄凉。“疏钟残露,流黄机上,半窗残月。”描绘了寺庙中的钟声与露水相交融,流到黄色的门帘上;半扇窗户上有月光透进来的情景,给人一种幽静、凄凉的感觉。

此词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充分表现出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词中的景物描写也十分细腻生动,如“一片西风似雨,萧萧落叶”、“芙蓉老”、“烟啼露泣”等,都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亡妻的回忆和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