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公恩
【注解】 雨晴(wēn qíng):雨后初晴。 檐(yán)前:屋檐之下。滴沥声:雨滴打在瓦上的声响。 好风:和煦的春风。 晓:早晨。 叆叇(ài dài):云气低垂的样子。 溪上:山间的小溪上。潺湲(chán yuán):水流缓慢流淌的样子。 【翻译】 一夜雨后,屋檐下传来滴滴答答的雨声,好风吹拂着天空,到了清晨便放晴了。山上云雾缭绕依然湿润,山间清泉潺潺地从溪水中涌出。 赏析: “一夜雨后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的内容,赏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眼”,从内容、结构、手法等角度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忆戴叔伦墓”是全诗的第一句,点明诗人怀念的对象,即怀念戴叔伦。第二句“七里桥边晓放船”中的“七里桥”为地名,诗人由戴叔伦墓想到自己曾经在这个地方与朋友相会的情景,由此引出了对往事的回忆。“晓放船”暗示了时间是清晨,而“三茅峰色翠连天”
【诗句释义】 断云零星地飘落,天空中初停的雨。满林里闲散的鸟,关在笼中互相交谈。空谷中到处开满了山花,不知那香气从哪儿传来。 【译文】 断断续续的白云刚刚停歇,天空中刚止住的细雨。满林里鸟儿关在笼子里,互相说着闲话。空旷山谷中到处开着野花,不知道那香味来自哪儿。 【注释】 1. 断云:指天空中的乌云逐渐消失。 2. 零落:散落。 3. 收雨:停止下雨。 4. 闲关语:关着笼的鸟儿相互交谈。 5.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然后结合选项分析。本题要求学生对“忆虞山”一诗进行赏析,赏析时可以从内容、情感、意境等方面入手。 ①首联“言林虞墓树参天,蔓草荒邱古圣贤”,意思是说:虞山的树木参天而立,草丛蔓生荒芜的墓地,是古代圣贤的地方。 ②颔联“一点浮云在何处,空馀抔土锁凉烟”意思是说:那一缕游动的白云又在哪里呢?只有那被泥土封闭的坟墓
诗句释义 1. 制锦才华老更雄 - 描述孙君水南的绣制锦绣技艺已经非常精湛,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才华反而更加突出和强大。 2. 几经卖赋尚愁穷 - 这句话表明孙君水南曾经尝试通过出售自己的作品来谋生,但每次都因为缺乏足够资金而感到担忧,无法维持生计。 3. 近年目力还佳否 - 询问孙君水南近几年视力是否恢复,或者是否有了更好的视力。这里用“佳”和“否”表示不确定或疑问。 4.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需要结合全诗内容来理解,注意诗句的意思。 第一句“我亦扁舟泛五湖”中,“扁舟”即小舟,泛指游湖。五湖泛指的是太湖,诗人乘着小船泛游在太湖上。 第二句“芙蓉七十夜模糊”,芙蓉是荷花的美称,此处暗指莲花,“七十夜”形容时间很长,“模糊”是说夜色很浓,看不清景物,所以这一句描写的是夜晚泛舟太湖的情景。 第三句“何时一问龙威洞”
【注释】九峰:即吴中诸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空翠:指山色。碧天:指青天。横:高而平缓的样子。三泖:古称太湖为三泖(mào),今浙江吴兴县南有松江,吴江县西有震泽,嘉兴府南有淀山湖。接汉清:指波涛与大江相接,水色清澈见底。半夜霜风:指深夜刮起的寒风。唳鹤:鹤鸣声。五茸城:今江苏吴江县城东南有东林寺塔,故址在今吴江县东林乡境内。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苏州吴中一带游览所见的秋夜美景
注释:莫釐峰上我倚靠着朱红色的栏杆,眼前是七十岁芙蓉照映在清冷的河水中。 我向鸱夷询问西子的下落,烟波无语绿迷漫。 赏析:诗人站在莫釐峰上远眺江南山水,眼前的芙蓉花如雪似霜,映照着清冷的河水。诗人想向鸱夷问西子,却不知她去了哪里。烟波浩渺,绿水连天,一片迷茫,让人无法寻找到她的踪迹。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注释】 珊珊:形容柳条细长柔美。袅袅:形容红梅娇小可爱。轻阴:指春天的和暖微风。斗碎:指鸟在夕阳下争相飞起,声音如同被打得粉碎一样。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图,以“桃柳鸣禽”为画题。诗人用“晴好”、“鲜”和“斗碎”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春天的景色特点。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全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写柳叶翠绿如玉、婀娜多姿,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次句写桃花娇艳欲滴
【注释】 1. “猗猗叶”:形容月季花的叶子。“叶自凌冬绿”指即使在严冬,月季的叶子也是青翠的。 2. “艳艳花”“斗”:形容月季花的颜色艳丽,与春天争辉。“逐月红”指花朵随着月亮的升起而盛开,显得格外鲜艳。 3. “桃颊柳眉休浪妒”:比喻月季花不羡慕桃花、柳枝的美丽,也不嫉妒春风的温柔。 4. “芳心原不斗春风”:指月季花内心坚韧,不受外界影响,自有芬芳。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