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公恩
【注】江豚:长江中的一种大鱼,形似海豚。碧澜:青绿色的波浪。篷窗:船篷上开的小窗。怒潮:凶猛的潮水。 黄浦江待渡 出没江豚拜碧澜,篷窗薄暮倚阑干。 怒潮忽向天边起,一夜涛声枕上寒。 译文 出没的江豚在碧绿的水波中游动,船篷小窗映着夕阳,我在栏杆旁斜倚着沉思。 突然,凶猛的潮水向天边涌来,一夜的涛声让我辗转难眠。 赏析 《黄浦江待渡》是宋代诗人王观所作。此诗前两句写诗人乘船在江面上游览的情景
梧桐瑟瑟竹萧萧,闲卷湘𢅏坐寂寥。 注释:梧桐树叶沙沙作响,竹叶沙沙作响,我悠然地展开湘妃扇子,独坐在寂寞的屋子里。 碎响何来清彻耳,半窗疏雨打芭蕉。 注释:那细微的碎响从何处而来呢?原来是窗外的雨滴打在芭蕉上发出的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含义推断全诗的内容。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分析。“碧空银汉锁天津”,写景抒情,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万里西风独惘神”,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愿诉愁心付明月,殷勤寄与倚栏人”,诗人借月亮把内心情感倾诉出来,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碧空高远,银河如带
《途中》 天外青山隐夕阳,烟波缥缈忆江乡。 白云无路归鸿鹄,海燕翩翩底事忙。 注释: 1)“天外”:天空之上,指远方。 2)“青山”:山的颜色是青翠的,故称青山。 3)“隐”:躲藏。 4)“夕阳”:落日。 5)“烟波缥缈”:形容水面上的雾气迷蒙,水波渺茫,景色很美。 6)“忆”:思念。 7)“江”:这里指长江。 8) “无路”:没有道路,即无法找到回去的路。 9)“归鸿鹄”:归去的鸿鹄
纳凉 平池倒影落霞红,碎锦残花入镜中。 小榭临流窗四面,袭人衣袖紫薇风。 注释: 纳凉:在凉快的地方休息或游玩。 平池倒影:指池塘中的倒影。 落霞红:晚霞映照的景色。 碎锦残花:凋零的花朵。 入镜中:映入水中。 小榭临流:小亭子靠近水流。 四面:四面的窗户。 袭人衣袖:被风吹拂。 紫薇风:紫薇花的香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认真审题,了解全诗,把握主旨,在此基础上,通过逐句分析来把握其艺术特色,注意答题时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来作答。 译文: 雁群断线飞向远方的空荡秋夜,只有书信在纸上飘落;旅人因思念故人而感到惆怅,不知如何是好。 深夜时分我起身走到轩窗前独自坐着,明月洒满碧绿梧桐,清光如练。 赏析: 《夜坐》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
【注】野店:山野中的小店。茆檐(máo yán):茅草覆盖的屋顶檐口。 译文:柳树摇曳着青青的枝条,麦子翻滚着泛起黄色波浪,山风夹带着雨滴打湿衣裳。微尘不扬茅屋檐下洁净无瑕,野枣树上花儿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 赏析:诗人在山野间偶遇一间小旅店,他描绘出山野景色之美和旅店的干净整洁。"柳浪青青麦浪黄",生动地勾画出了大自然的美丽;"山风吹雨湿衣裳"则表现了自然天气的变幻无常
【注释】 1. 梁燕:指燕子,因为梁上燕子筑巢而得此称。 2. 晓绣:即晓时刺绣。 3. 宝奁(lián):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匣,此处泛指镜匣。 4. 闲将:随意拿起。花鸟:这里指绣品中绣的图案,多是花鸟。 5. 春色:春天的美好景色,借指绣品中的花纹色彩。指上来:指缝纫针线上的花纹。 译文: 燕子在梁上呢喃,唤醒了清晨的梦。新妆的女子打开宝匣,绣着精美的屏风。随手将花鸟的刺绣拿起来
【解析】 (1)“敝裘不耐晓来凉”:旧时穿的衣服,已经破旧不能御寒。“敝”,破旧、衰败;“裘”,皮衣;“不耐”,不能耐受;“凉”,寒冷。 (2)“风卷黄沙啸白杨”:风吹过黄沙,发出呼啸的声音。“风卷”,风卷动;“黄沙”,指沙漠;“啸”,呼啸;“白杨”,白色的柳树;“啸”“白”二字是关键词。 (3)“极目遥空怅望”:远眺天空,心中充满惆怅。“极目”,“极力张眼远望”;“遥空”,遥远的天空;“怅望”
【诗句释义】 远望:远远地观看,眺望远方。 青山断处白云遮,山外遥空雁阵斜:青山中断的地方被白云遮掩,山外天空中雁群排列成斜的阵列。 万里西风吹落叶,不吹客梦到天涯:万里之遥的西风吹落树叶,却不吹送我的梦境到天边。 【译文】 远远地眺望青山中断之处,只见白云遮住了山峰,山外天空中雁群排成斜的阵列。 万里之外西风吹动树叶纷纷落下,却没有将我的梦境带到天边的远方。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