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读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思考,以及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薳冯辞荆政,暑气而茧衣。 - 薳冯辞去了荆州的官职(楚国的属地,位于长江中游)。 - 由于炎热的夏天,他穿着用蚕丝织成的衣服。 2. 王子逃丹穴,越人薰出之。 - 古代传说中,王子被囚禁在深山中的洞穴里(丹穴),后来被越国人解救出来。 3. 高位患疾颠
【注】 项王庙:指项羽的庙。霸业从教一战休:霸业,即霸业,指项羽的霸业;教,是“将”的意思,将战就休,就是将战就休了。龙虎:喻指帝王之气。屠狗:典出《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刘邦起兵后被项羽追至芒砀山(今河南永城),他与吕雉、萧何等三人躲藏在一座庙中,吕氏说:“子房(刘邦的字)大矣,谁为大王?”刘邦说:“我安,若何!”吕雉说:“大行无故而别,何也?”刘邦说:“居则待贤,若何?”吕雉说:“子房虽美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梦斗的《折枝兰》。 让我们逐句解析一下: 1. 家叔于巢以折枝兰花赠方息翁自翁作歌张之壁间书一诗于后呈于巢 2. 屈原已死潇湘空, 蕙兰不生芳草丛, 朅来南阮萧斋中。 3. 美人不见相思瘦, 一枝折赠秋风后, 夜雨西堂落红豆。 4. 我昔曾谱《猗兰篇》, 空山鼓之谁与传, 烦君更乞冰丝弦。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我有一片石”,这里的“我有”表示诗人自认为拥有某物,而“一片石”很可能是指一块形状奇特或具有特殊意义的石头。 - 注释:诗人自认为是一块特殊的石头。 2. “溪傍盛柳树”,描述的是一条溪水旁长满了茂盛的柳树的环境。 - 注释:在溪流旁边生长着茂盛的柳树。 3. “每临春水生”,每当春天来临,水面上泛起了涟漪。 - 注释:每当春季到来时,水面开始泛起波纹。 4.
读史 蛙紫既熸熄,汉道炳朱光。真人起白水,《河图》协会昌。 于赫建武世,景烁逮明章。芝醴日翕集,礼乐何焜煌。 邈矣跨千载,懿哉冠百王。谁知运期氏,辽辽歌未央。 驱马去国门,哀茂惜余芳。乃悟古人心,故非群所量。 云台绘四七,赋颂侈班张。以质赁舂士,不足扬秕糠。 悲哉璿枢运,河海流汤汤。皇王若梦觉,天地就尨凉。 斯人不可作,慨然我心伤。 注释: - 蛙紫:青蛙的红色。 - 既熸熄:已经熄灭。 -
晓发荻港 萧寺晨钟歇,残星犹向曙。 凉风吹我襟,萧条橹声去。 沙禽拍浪飞,渔父烟中语。 回首数峰青,不见泊舟处。 注释: 1. 萧寺:指寺庙,这里可能是作者在荻港附近的一个寺庙休息或等候。 2. 晨钟:“晨钟”是指寺庙里早晨的钟声。 3. 歇:停止,这里是指寺庙里的晨钟停止了。 4. 残星犹向曙:残星仍然在黎明的天空中闪烁。 5. 凉风:微风,轻柔而凉爽的风。 6. 襟:衣襟,这里比喻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每句话中包含的内容。此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赏析,答题时可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梦断江南春月空”,诗人送别小坡,心中充满惆怅,春夜的月色空寂,似乎连梦境也失去了依托。“鹧鸪声里迎梅雨,如火山花发刺桐”两句是实写景致。鹧鸪在叫唤,而此时正是梅雨季节;刺桐花开了,犹如火山一般。这两句写出了泉州春天的景象
羽猎曲是一首唐代边塞诗,由王昌龄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平声韵,内容如下: 1. 羽骑貂裘朔雪飞,连营虎落割鲜肥。 2. 千行猎马嘶风远,火照旌旄正夜围。 注释: - 羽骑: 骑着羽毛装饰的马。 - 貂裘: 穿着貂毛制成的皮衣。 - 朔雪飞: 在北方的雪地上飞行。 - 连营: 连接在一起的营地或军营。 - 虎落: 形容战况激烈。 - 割鲜肥: 指捕获大量猎物。 - 千行猎马:
【注释】 登楼怀刘三耕南:登高远望,怀念友人。 水烟寥廓数峰青,何处孤鸿入杳冥。 水烟雾霭缭绕空旷的江面,几座青山在远处朦胧地显现。 何处?哪里有? 孤鸿,即“断雁”,此处比喻朋友。 入杳冥,进入深不可测的幽冥世界。 一夜梅花江上落,天涯曾在笛中听。 一夜之间梅花飘落在江面上,朋友曾吹着笛子来到我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以登楼远望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刘三耕南(字耕南)的思念之情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角吹清秋閟穗镫 - 注释:角声吹奏在清新的秋天里,关闭了灯火。 - 译文:角声在秋日里悠扬响起,我关闭了灯盏,沉浸在这宁静的氛围中。 2. 数番裁寄感何胜 - 注释:反复裁剪着书信,心中的情感难以表达。 - 译文:反复地书写、裁剪着家书,但心中的感慨却难以用言语表达。 3. 二三与马成田伴 - 注释:我和二三好友骑马在田间相伴。 -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