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烟寥廓数峰青,何处孤鸿入杳冥。
一夜梅花江上落,天涯曾向笛中听。
【注释】
登楼怀刘三耕南:登高远望,怀念友人。
水烟寥廓数峰青,何处孤鸿入杳冥。
水烟雾霭缭绕空旷的江面,几座青山在远处朦胧地显现。
何处?哪里有?
孤鸿,即“断雁”,此处比喻朋友。
入杳冥,进入深不可测的幽冥世界。
一夜梅花江上落,天涯曾在笛中听。
一夜之间梅花飘落在江面上,朋友曾吹着笛子来到我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以登楼远望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刘三耕南(字耕南)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句“水烟寥廓数峰青”,描写了江面上水汽缥缈、群山苍茫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只见江面上水雾弥漫,群山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第二句“何处孤鸿入杳冥”,点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孤独。诗人用“孤鸿”来形容自己,暗喻自己像一只孤独的大雁一样飞向远方,去寻找知音。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也暗示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一夜梅花江上落”,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好友分别的场景。梅花在江上飘落,象征着友谊的凋零。诗人用“落”字形容梅花纷纷落下的情景,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最后一句“天涯曾在笛中听”,则是诗人对友情的感慨。他曾经听笛声,那是在遥远的天边,如今却只能在梦中听到。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登楼远望、孤鸿入杳冥、梅花江上落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韵味和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