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
怀寄河中表兄李徵君 蒲津棠树两闲人,我愧虚名帝亦闻。 三世往还为近戚,一时递互唤徵君。 虽同闭户辞丹诏,尚阻连床卧白云。 苦恨中条镇相隔,老来离思转纷纷。 注释:1. 蒲津:今河南新乡县西。2. 棠树:指棠阴,即棠梨,古代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3. 虚名:空名,没有实权的头衔。4. 帝亦闻:皇帝也听说了。5. 三世:三次。6. 丹诏:帝王的诏书。7. 关隔:被阻隔。8. 中条: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
酬和知制: 也知皇宋足名人,至论谁堪继后尘。 已见世传元相制,将闻诏写白公真。 紫微星宿虽潜望,红药阶除岂易亲。 野客多惭惠佳句,强酬应信废精神。 注释: 酬和:指诗人对他人诗词的酬答。 知制:了解皇帝的意思。 至论:最好的评论。 元相:元代宰相。 白公:唐代诗人白居易。 紫微:古代对帝王所居宫城的美称。 潜望:暗中观望。 红药阶:皇宫台阶上的红色花朵。这里用红药指代宫廷。 废精神
注释: 金口:指皇帝的御口。向锦川:在成都附近,风景优美之处。监郡:监督一地行政的长官。鹦鹉:比喻有才之人。雪杜鹃:比喻被冤枉的人。筇竹杖:僧人用的手杖。浣花笺:指杜甫写的诗《春望》中的诗笺。移风定:改变风气,安定社会。吟笑:指诗歌中包含的幽默诙谐。绝唱:指杜甫的名作《蜀相》。玉垒:指成都附近的岷山,山上有许多石头像玉一样晶莹剔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刘大去官赴任益州司理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早晨起床后,发现孩子还没有起床,自己也无法唤醒他们的情景。同时,还描绘了读书时的环境,以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首句“晨兴”意为清晨起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绪。第二句“夜长乞待得晨兴,耽睡童犹唤不应”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描绘。诗人通过描写孩子在夜晚长时间沉睡的场景,表达了对孩子的担忧和无奈。第三句“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则描绘了读书时的环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输兼呈司理刘大著二首》。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金鱼新跃绣衣边,暂委均输出剑关。 注释:金鱼在水中跳跃,好像是跃入锦绣的衣裳边缘。这里形容薛端公刚刚被委以重任,就像一条金鱼跃过锦绣的衣裳边缘。暂时委托他去剑门关负责运输任务。剑门关是古代的军事要地,位于今天的四川省剑阁县。 九折路危骢马怯,一方尘静木牛闲。 注释:在通往剑门关的路上有九个曲折
诗句: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译文:在这陌生的土地上,我最大的忧愁是什么?是独自登上边城的城楼,望着远方的故乡。 关键词注释: 1. 异乡:指外地或他乡。 2. 何处:什么地方。 3. 最牵愁:最令人忧愁。 4. 独上:独自。 5. 边城:指边境上的城市。 6. 楼:这里指城楼。 7. 日暮北来:太阳落山后,大雁向北飞去的场景。 8. 唯有雁:只有大雁。 9. 地寒西去:大地寒冷
【注释】 和三门窦程寺丞见赠:答谢窦程寺丞的赠诗。 禹门:在今浙江天台县东南,为浙东八闽之门户。分署似仙居:指禹门分司,如同仙境。 谁羡同年:同僚羡慕你。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及第者称为“同年”,后泛指同年或同年辈。 闲制曲:闲暇时作曲子。教鸦角唱:教乌鸦鸣叫。白居易《和钱员外寄令狐仆射诗》云:“闻君调弄鸦角曲,故遣莺来伴人语。” 醉吟诗遣凤毛书:喝醉了酒吟诵诗,用凤凰羽翎书写成诗。凤毛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的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表达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一种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待。 1. 诗句解析: - “失意人方羡野人”表达了一种在失意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 “因酬嘉句谢知闻”反映了诗人用诗歌回应知音,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 “都缘月桂终难舍”暗示了高洁的品质与难以割舍的情感。 2. 情感寄托: - “岂是烟萝不肯分”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
秋霁草堂闲望 草堂高迥胜危楼,时节残阳向晚秋。 野色青黄禾半熟,云容黑白雨初收。 依依永巷闻村笛,隐隐长河认客舟。 正是诗家好风景,懒随前哲却悲愁。 【注释】 1. 秋霁草堂闲望:诗人在秋日晴朗的日子里,独自来到草堂,眺望远方。 2. 高迥:指地势高耸。 3. 残阳向晚秋:傍晚时分,残阳斜照。 4. 野色青黄禾半熟:田野里的色彩呈现出青黄色,成熟的庄稼只有一半。 5. 云容黑白雨初收
【注释】 和孙舍人重过陕下二首:与孙舍人一起重游陕下(今河南省陕县)时作的两首诗。陕下,即陕州,今河南陕县,为唐宋时的边关要地。 分符两种荣:指官阶有高下之分,各有荣华富贵。 朱衣院吏引红旌:朱衣,指官员的服饰。院吏即官府的仆人、差役,引红旌,是说由他引领着红旌(古代一种仪仗)前行。 酂侯镇:酂,地名,在今河南省永城县西。 半路重过召伯城:召伯,周宣王时大臣,名姬。传说他死后化为“箕”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