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
解析与翻译 第1首: 诗句:"三门闲想六龙家,多少春来事可夸。" - 注释:"三门" 指代某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地点;"六龙" 可能是指皇帝或其他高贵人物的车队。"家" 可能指的是这些车队所到达的地方,或者指的是这个地方本身。"春来事" 可能指的是春天里发生的各种活动或庆典。"可夸" 表示值得称赞或自豪。 - 译文:"三门的闲思中,想象着六龙家的豪华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理解和默写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对诗句的内容和字词的写法理解准确,这是基础题,也是重点内容,注意通读原句,理解诗意,再根据题目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词有:彩笺一轴敌琼瑰,喜见亲题手自开;远胜浣花人寄到,贵从视草客分来;百张重叠霞初卷,十色参差锦乍裁;红药篇章方雅称,老夫无用拟封回。 【答案】 ①彩笺:美丽的信纸。一轴敌琼瑰,指珍贵的蜀笺。
和并州刘密学见寄 还如裴度镇河东,百万军民畏爱中。 钟鼓久喧刁斗静,旌幢一指雁门空。 潇湘故友参时务,燕赵佳人接土风。 密地再归知不出,莫将竹马约童蒙。 注释: 1. 和并州刘密学见寄:回应并州刺史的诗。并州,即今山西太原市。刘密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见寄,表示收到并州刘密学寄来的诗。 2. 还如裴度镇河东,百万军民畏爱中:用裴度镇守河东的典故来表达对刘密学的赞赏。河东,即今山西永济县一带
【注释】 和长安孙舍人见寄:和诗,应和。长安:今西安。 转民安:使百姓安定。 夏少炎蒸:夏天虽炎热,但气候不酷热。 腊少寒:冬天气温不低。 管弦:管乐、弦乐。登月榭:登上楼台欣赏音乐。 劝农旌旆:指皇帝出巡,鼓励农民耕作的仪仗。入烟峦:进入山峦。 龙池:皇宫中的水池。锦花:色彩绚丽的花卉。堪赏:值得观赏。 鹑野:鹌鹑之野,即田野。如云稼:像云朵一样的庄稼。好观:好看。 亚苏小:即苏武(字子卿)
【注释】 寄赠河中表兄李渎:写给河中府(今山西永济)人李渎的一首诗。表兄,指同辈而年龄稍长的男子。 早年声誉压群公: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声望。压,超过。群公,百官或众人。 似我枉教縻好爵:好像我白白地获得了好官。縻(mí迷),拴系、束缚的意思。 如君方信是冥鸿:像你这样,才真正相信像大雁那样自由自在的鸟儿。冥鸿,即“冥鸿一顾”,传说北海有人乘大雁飞到南海,见仙人相招,后遂有鸿鹄之志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内容,从内容主题、思想情感、手法表现等方面赏析。“威权自与转输同”,意思是自己掌握的权势与运输转运的权力相同;“十郡山河关职务,一门忠孝是家风”意思是掌管的十个郡,国家的山河,国家的事务,都是自己的职责;“图书半在仙舟里,碑板多留禹庙中”意思是自己的书稿,一半保存在仙舟上,碑刻多留在禹庙中。“闲想春堤游赏处,桃花浪照舞筵红”
送王专推官赴任河中 声华籍籍祖风存,况佐风流谢使君。 健笔想无诗债负,漏卮应少酒知闻。 趣装剑懒从人借,谒庙香非为己焚。 好对前山思节俭,夷齐饿死舜耕耘。 注释: 1. 声华籍籍祖风存:声名和才华(声华)虽然显赫,但都源于祖辈的风范,即承袭了家族的传统与荣耀。 2. 况佐风流谢使君:何况辅佐这样的风流才子,也就是指自己作为副手,协助主事的官员。 3. 健笔想无诗债负:用一支有力的文笔来表达
注释: 表里山河舜帝基,圣君馆殿选贤知。 河中孙学士以诗见寄因次本韵继和三章用为酬赠 表里山河是大禹治水时所筑的堤防,象征国家的基石,这里比喻国家的疆域;圣君馆殿指的是国家的重要机构,选贤知是指选拔有才能的人来管理国家。河中孙学士以诗形式将这四句话表达出来,让我回应他。 开筵想任佳人拥,游寺应嫌俗吏随。 开筵指宴请客人,想任佳人拥表示想招待美女;游寺是指游览寺庙,应嫌俗吏随表示嫌弃俗吏。
诗句及注释 入居兰省归群望,出守薄关自圣知。 清禁乍辞仙漏远,白楼闲上彩笺随。 伯夷庙下停金勒,大舜门中亚绣旗。 遥想雄藩多少境,只应公暇遍留诗。 翻译 进入朝廷担任学士,回到同僚群体中受到敬重;离开京城前往薄州,自认为智慧和见识都很高。 刚刚辞别皇宫的仙乐声渐行渐远,我闲暇时登上高楼写下了书信。 伯夷庙前停下马车,大舜门中飘扬着绣旗。 遥想边疆有多少辽阔土地,只应该你闲暇时四处游览
【注释】 河中孙学士以诗见寄:孙学士,指唐代诗人孙逖。以诗见寄,用《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以言相结”。因次本韵:依次用原韵。继和:继续作答。三章:指三首七律诗。酬赠:赠送礼物或财物表示感激。 【译文】: 山前衙署枕河湄,遂意荣居事可知。 华省图书虽暂别,故乡风物似相随。 绕城奔浪喧更鼓,隔岸征帆映酒旗。 刻石将同王阁长,永留遗爱向歌诗。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