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必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加以概括。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写襄阳仓储充足,可以应付关中十万之众。第三句是说,有米成珠,可以供人应急,这是对襄阳仓储充实的称赞。第四句是说,这等事应谨慎从事,不可轻率从事。“滥竽”句意思是说,像齐宣王那样听不进不同意见的人,已经没有了;“感帨”二句意思是说,没有一个人能写出上宫赋那样的赋文了。“礼义”句意思是说
道光壬辰1832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湖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 【译文】 澎湖粒久不沾喉,致劳星轺海外游。 地隔沧溟劳远涉,书成食货待重修。 人如挟纩风逾暖,公为乘槎夜未休。 入境关心问丰歉,停骖先上望烟楼。 【注释】 1. 道光壬辰:指的是1832年,清朝的道光皇帝在位期间。 2. 春仲:春天的早晨或中午。 3. 周芸皋:周芸皋是一个名字,没有具体的历史人物信息
道光壬辰1832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 岛屿潆洄旧辟荒,海滨无计课蚕桑。 巨鱼跋浪成飞雨,退鹢翻风作骤凉。 纳稼敢希成下熟,指囷难得遇多藏。 深宵土锉寒无火,愁听篱边络纬娘。 注释:道光皇帝的壬辰年(1832年)春天,周芸皋观察来到澎湖安抚和救济百姓。他收集了五种被赐予的诗文集,并创作了一首名为《襄阳集春游杂兴》的诗,这首诗以八首诗的韵律形式写成
【注释】 ①道光壬辰:道光皇帝的第二年,即1832年。 ②仲周芸皋:指清代诗人张仲周。 ③襄阳集:指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东坡志林》。 ④福星:指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 ⑤翘材馆:指供人居住的地方。 ⑥善策先筹避债台:指妥善的策略和计划。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并暗喻范公(范仲淹)的忧乐寄安;次句写范仲淹来澎抚恤,使蒙受恩惠的人们欢欣鼓舞;三
记得桃花洞口春,扁舟一棹渡迷津。 壮怀也复同宗悫,亲作乘风破浪人。
澎湖粒久不沾喉,致劳星轺海外游。 地隔沧溟劳远涉,书成食货待重修。 人如挟纩风逾暖,公为乘槎夜未休。 入境关心问丰歉,停骖先上望烟楼
徐必观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官员,字幼眉,是江西奉新人。他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卒于逝世时间不详,在清代的官场上,他曾经在1830年接替顾邻担任台湾知县。 徐必观的仕途开始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当时他中进士,这标志着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此后,他在道光七年(1827年)开始了他的官职生涯,先是署凤山知县。随后,由于工作需要或个人原因,他先后改任台湾知县及再次担任凤山知县。
徐必观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官员,字幼眉,是江西奉新人。他生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卒于逝世时间不详,在清代的官场上,他曾经在1830年接替顾邻担任台湾知县。 徐必观的仕途开始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当时他中进士,这标志着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此后,他在道光七年(1827年)开始了他的官职生涯,先是署凤山知县。随后,由于工作需要或个人原因,他先后改任台湾知县及再次担任凤山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