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必观
【注释】 壬辰:1832年。澎(péng):台湾旧名,指台湾岛。陈廷宪:台湾的前任巡抚。澎湖:台湾本岛及附属岛屿的总称。续编:即《澎湖志略续编》。蒋怿庵:蒋式瑆字怿庵,号石屏,浙江仁和人,乾隆举人。有《石屏文集》。 【译文】 1832年春天仲来台省抚恤,历时三个月而事毕,公暇时浏览了蒋怿庵同年所辑的《澎湖续编》中有关澎湖的诗作,因之勉成和章一首,作为对蒋怿庵同年的别情。 车载归去还须斗量
这首诗是道光壬辰1832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的诗文集,其中收录了八首赋呈诗。这些诗都是以襄阳集春游杂兴韵赋的形式写成的,每一首诗都包含了特定的关键词。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仰瞻山斗快平生,卿月升华分外明。 - "仰瞻"表示仰望,这里指的是抬头看着山峰,表达了一种向上、追求高尚境界的愿望。 - "山斗"是指高山,这里比喻人的志向或抱负。 - "快平生"表示心情愉快、感到快乐和满足。 -
【注释】 壬辰: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仲来:指陈宗懋来任澎湖县令的时间。 三阅月:三个月。 公馀:公务之余。 蒋怿庵:字文端,号东皋。江苏江都(今扬州市)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著有《东皋全集》。 续编:指《澎湖志》一书,由蒋怿庵所撰。因书中内容与陈宗懋在澎湖时的经历有关,故陈宗懋为之作序。 前刺史陈廷宪:《澎湖志》中记载,陈廷宪是明朝末年的进士。 桃花洞
【注释】 1、漠漠:形容尘土飞扬,也比喻茫茫。 2、娲皇:神话中的女神名,此处指女娲补天,后泛指创造。 3、劫后:经过大难之后。 4、半生:一半的一生。 5、踪迹:行踪,行动的踪迹。 6、溷(hùn)尘埃:混浊的尘土,比喻污浊不堪。 7、临风:面对风。 8、金堪拣:金子可以挑选。 9、黄沙扑面来:黄沙迎面而来,形容环境非常恶劣。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诗人在澎湖任上三阅月而蒇事
诗句解析: - 连朝细雨洒廉纤:描述了连续几天的春雨,细腻而轻柔。"廉纤"是形容词,用来形容雨丝如细丝一般。 - 滋味因风到舌尖:指春雨的甘甜随风飘到人们的嘴边,感觉像是在舌尖上品尝到了味道。 - 遥想神仙高会后:想象在神仙般的聚会结束后的景象,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宴会或集会后的宁静景象。 - 冰厨撒下水晶盐:"冰厨撒下水晶盐"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春天的细雨比作撒下的水晶盐粒,增加了诗句的艺术效果
【注释】壬辰:1832年。澎:澎湖,今台湾省的岛名。陈廷宪:明朝末年人,曾任福建巡抚。 【赏析】这首诗写于作者在任福建巡抚期间,他曾经到过台湾,对那里的风物非常熟悉,所以当他看到蒋怿庵所辑的《澎湖续编》时,便有感而发。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韵脚都是“庚”。 “蜀道当年辟五丁”:意思是说当年开辟四川的山路时,用了五个壮丁开山。这里用一个典故。 “遗金何处觅零星”:意思是说那五丁开山时留下的金子
注释: 1. 道光壬辰:清朝道光皇帝的年号,即1832年的春天。 2. 春仲周芸皋观察: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周朝。 3. 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指的是朝廷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安抚和赏赐时,给予的各种书籍和诗歌文集。 4. 襄阳集: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集。 5. 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指的是杜甫在春天游玩时,写下的八首诗,并以此作为题目,创作了一首诗。 6. 福慧双修到凤池
【诗句解读】 道光壬辰年,即1832年的春天,周芸皋观察使来到澎湖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也就是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他在道光壬辰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湖的情景。 【译文】 曾经有五匹马曾在汉水边停留,龚黄的官宦之路旧时是他们的起点。 高门共识登龙侣,远市都逢买犊人。 桑树的影儿扶疏环绕四周,柝声周匝接三秦。 文翁更有欢心处,义塾弦歌总是春。 【关键词注释】 - 道光壬辰
这首诗是诗人在澎县(今台湾省澎湖县)公务之余,阅读蒋怿庵同年所辑的《澎湖续编》中陈廷宪的《澎湖杂咏诗》,被其中前刺史陈廷宪的《澎湖杂咏诗》所感动,因此作此和章。 首句“一枕华胥梦半醒”,描述了诗人在公务之余,如同进入了一个梦境,半醒半睡之间,突然被惊醒。这里的“华胥”一词,出自《列子·周穆王篇》,意为美好的梦境,而“半醒半睡”则描绘了诗人此刻的状态,既清醒又迷离。 次句“颠风作势撼窗棂”
【赏析】 道光壬辰1832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 高阳池馆旧编诗,粉璧笼纱系去思。 绛节移来芳草渡,筱骖迎及菊花时。 为听铁拍怀坡老,底用红牙付雪儿。 有约看山庐阜近,春舟李委笛先吹。 注释: 襄阳:指汉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 绛节:古代官员所持的符节,此处借指官服。 筱骖(xiǎn): 小马。筱,通“小”。 李委: 一种乐器名。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