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娲皇劫后灰,半生踪迹溷尘埃。
临风错喜金堪拣,前路黄沙扑面来。
【注释】
1、漠漠:形容尘土飞扬,也比喻茫茫。
2、娲皇:神话中的女神名,此处指女娲补天,后泛指创造。
3、劫后:经过大难之后。
4、半生:一半的一生。
5、踪迹:行踪,行动的踪迹。
6、溷(hùn)尘埃:混浊的尘土,比喻污浊不堪。
7、临风:面对风。
8、金堪拣:金子可以挑选。
9、黄沙扑面来:黄沙迎面而来,形容环境非常恶劣。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诗人在澎湖任上三阅月而蒇事,公余时阅蒋怿庵同年所辑《澎湖续编》有前刺史陈廷宪《澎湖杂咏诗》,即勉成和章即为怿庵同年志别。此诗是诗人写给友人的赠言,勉励友人要像金子一样经得起磨练,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同时也抒发了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
首句写诗人到澎湖后,目睹了大自然的惨象,这里用“娲皇”来比喻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暗含“劫后”之意;同时用“灰”字形容澎湖战后满城废墟,到处是一片混沌。接着写诗人对前途茫然,不知该何去何从,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满怀信心地面对风浪,继续前进。
中间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临风”与“错喜”相对,表现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金堪拣”是说金子可以提炼,比喻人的意志坚强,能够经受住考验。“前路黄沙扑面来”则是说前方的道路非常艰难险恶,但是诗人并不畏惧,反而迎难而上。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是诗人送给友人的寄语,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像金子一样经得起磨难,发光发热。同时,这也是一种对友人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