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入梦频,鬓丝今是倦游身。
凭栏一望山平远,青眼如逢蕴藉人。
【注释】
壬辰:指1832年。
蒋怿庵:名元龙,浙江嘉善人,道光进士,曾任福建海防同知,因在澎湖有政绩,故以“蒋怿庵”相称。
志别:作别,离别。
【译文】
从五岳归来入梦频,鬓边白发今是倦游身。
凭栏远眺山平远,青眼如逢蕴藉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完成对台湾的抚恤工作后,对蒋怿庵同年的赠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大义的崇高追求。
首二句写诗人自五岳归来,心境已大不同于往昔,此时他已是鬓发苍苍之年,而心中却依然怀揣着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这里的“梦”指的是梦中的思国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坚定决心。
三、四句描绘了诗人远眺山川景色时所感受到的美好情怀。他站在高楼之上,俯瞰着远方的山水,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慨。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通过这种情感来抒发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蒋怿庵的赠言。在这里,诗人强调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他对国家大义的崇高追求。他认为,只要心中有国家和民族的信念,就能在任何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